黃昏時分,氣溫稍降,平靜的酒坊街再次熱鬧起來。
又有一輛黑色小汽車緩緩駛來,街麵上行走著的販夫走卒、購酒的本地酒客或者外地客商以及行人,都紛紛躲避在兩旁,側目注視。依舊有一群頑童嬉鬧著追逐在車後。
寶増永的大掌櫃吳作福站在自家酒坊門口,眼見這輛汽車停在了已經關門的廣聚財門口,又眼見從車上跳下來一個年約二十七八、身材高大、身穿青色短袖長衫馬褂,短發,戴著一副金邊眼鏡,腳蹬皮鞋,手執一根文明杖的青年男子,頓時大吃一驚:馮家大少馮鵬遠?
這馮家可真了不得。
如果說汾縣的楊元舒是晉商中的名流,那麼,平縣的馮家話事人馮敘雍就是當之無愧的晉商龍頭。有清一代,晉商與潮商、徽商齊名,號稱三大商幫。晉商多以經營鹽業、票號為主,馮氏家族創立的“萬通達”錢莊各分號遍布全國各地碼頭、商埠,資產高達數千萬兩白銀,聲威顯赫,富甲山西。
馮鵬遠就是馮敘雍的嫡長子,更是山西名人,太原鵬遠女子學堂的創辦人,山西報館的聯合創始人之一。
除了萬通達票號之外,馮家在汾縣也有一家貿易商行,專營英美德士古、亞細亞、美孚公司的煤油和洋堿等。
馮鵬遠因此在汾縣常來常往,不少汾縣本地商賈識得這位姿容秀美、風度翩翩、熱心公益慈善、仗義疏財的馮家大少。
馮鵬遠下了車,見廣聚財門戶緊閉,不禁皺了皺眉。
他回頭瞥了自己的跟班馮慶一眼,微微頷首。
馮慶一溜煙跑上前去,敲開了楊家的大門。
馮家和楊家自然有生意上的往來,但楊建昌也沒想到,馮家大少馮鵬遠會親自到府吊唁自家老爹,隻是來得晚了,楊元舒喪禮已過。
楊家的仆從、酒工、夥計悉數被辭退,諾大的府中空蕩蕩地,極為冷清。馮鵬遠端著方步走進楊家,眉頭皺得更緊。
楊建昌急匆匆行來,大老遠就發出熱切的笑聲:“大公子光臨寒舍,建昌迎接來遲,實在是慚愧慚愧呀!”
楊建昌笑著伸出手去要跟馮鵬遠握手寒暄。
同為富家大少,晉商大族中的公子哥兒,但楊建昌卻明顯與馮鵬遠差了一個層次,對這位名動全省的馮家大公子,楊建昌不敢有半點的怠慢和失禮。
馮鵬遠卻向楊建昌拱了拱手:“建昌老弟,馮某在天津督辦買賣,突聞楊世叔噩耗,心甚悲傷。我立即啟程趕來治喪,卻還是晚了幾日,還請建昌老弟和闔府上下節哀才是!”
“馮慶,送上我的喪儀。”
馮慶趕緊將懷裏緊緊抱著的一個紅木匣子遞上,裏麵是馮鵬遠和馮家的治喪禮金一百大洋和致哀喪帖。
“多謝大公子!建昌替先父拜謝!”
一向對傳統禮儀嗤之以鼻以新青年自居的楊建昌見馮鵬遠如此中規中矩,不得不也命自己的跟班接過喪儀來,然後向馮鵬遠深鞠一躬,作了一揖,姿態別扭。
馮鵬遠又說了兩句場麵話,爾後才訝然道:“建昌老弟,我看廣聚財門戶緊閉,酒坊冷落,難道……”
楊建昌笑:“大公子,我家這酒坊盈利甚微,小本買賣,繼續經營下去,得不償失,我已經關停。再有兩日,我便與我娘一起去太原定居,到時候在太原再請大公子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