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縮短你與對方的心理距離,你要懂一點心理拉攏術。心理拉攏術有很多方式,比如:及時給對方好處是拉攏;給對方一個頭銜來滿足對方的虛榮心,也是拉攏。經過心理拉攏術的作用,對方與你的心理距離會大大縮短,這時,你們之間的交往與合作會更加順利!
1.幫助“難中人”是最有效的心理拉攏術
有一名商人在一團漆黑的路上小心翼翼地走著,心裏懊悔自己出門時為什麼不帶上照明工具,忽然前麵出現了一點光亮,並漸漸地照亮了附近的路,商人走起路來也順暢了一些,待到他走近燈光時,才發現那個提燈籠走路的人竟然是一位盲人,商人十分奇怪地問那位盲人說:“你本人雙目失明,燈籠對你一點用處都沒有,你為什麼要打燈籠呢?不怕浪費燈油嗎?”盲人聽了他的問話後,慢條斯理地回答道:“我的燈籠並不是給別人照路,而是因為在黑暗中行走,別人往往看不見我,我便很容易被撞倒,而我提著燈籠走路,燈光雖不能幫我看清前麵的路,卻能讓別人看見我,這樣,我就不會被別人撞倒了。”
善待別人是最常見的心理拉攏術!盲人雖然看不見路,但他的燈籠卻給別人帶來了光亮,使別人能夠遠遠地看見他,讓自己免受傷害,正如一句印度諺語所說:“幫助你的兄弟劃船過河吧!瞧,你自己不也過河了嗎?”
一代豪商胡雪岩出生在安徽,他自幼家境貧寒,從小就在錢莊當學徒。他的發跡故事對我們非常有啟發。
一天,胡雪岩遇見貧困潦倒的窮書生王有齡。胡雪岩見他很有才華,也很有抱負,隻是缺少進京的盤纏。雖然和他並不相熟,但也二話沒說,立即私下挪用了錢莊的500兩銀子借給了王有齡。
私動錢莊裏的錢,胡雪岩因此丟掉了飯碗,王有齡千恩萬謝地拿了錢上京城,找到了故交,當上了浙江糧台總辦。做了官後的王有齡感其恩德,視其為生死之交。還把以前借的銀子加上利息奉還,支持胡雪岩自辦錢莊。
幾年後,王有齡升任浙江巡撫,又保薦胡雪岩接任糧台,使胡雪岩成了掌管浙江糧食的最高官員。胡雪岩很有經商才能,錢莊辦得紅紅火火,在浙江一帶曾設有典庫33處之多,操縱浙江商業。加之掌管糧食,相繼開設了不少店鋪,並從事對外貿易,又兼管藥材。由於後來胡雪岩屢建功勳,被皇帝賞給四品頂子,穿黃馬褂,成為著名的紅頂商人。
你要想拉攏人心,就應該在別人最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患難見真情,人在危難之時得到他人幫助,定會永生難忘。
一天,一個貧窮的小男孩為了攢夠學費正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勞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時感到十分饑餓,但摸遍全身,卻隻有一角錢。怎麼辦呢?他決定向下一戶人家討口飯吃。當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打開房門的時候,這個小男孩卻有點不知所措了,他沒有要飯,隻乞求給他一口水喝。這位女子看到他很饑餓的樣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給他。
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問道:“我應該付多少錢?”年輕女子回答道:“一分錢也不用付。媽媽教導我們,施以愛心,不圖回報。”男孩說:“那麼,就請接受我由衷的感謝吧!”說完男孩離開了這戶人家。此時,他不僅感到自己渾身是勁兒,而且還看到上帝正朝他點頭微笑,那種男子漢的豪氣像山洪一樣迸發出來。其實,男孩本來是打算退學的。
數年之後,那位年輕女子得了一種罕見的重病,當地的醫生對此束手無策。最後,她被轉到大城市醫治,由專家會診治療。當年的那個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華德·凱利醫生了,他也參與了醫治方案的製定。當看到病曆上所寫的病人的來曆時,一個奇怪的念頭霎時間閃過他的腦際。
他馬上起身直奔病房。來到病房,凱利醫生一眼就認出床上躺著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幫助過他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決心一定要竭盡所能來治好恩人的病。從那天起,他就特別地關照這個病人。經過艱辛努力,手術成功了。凱利醫生要求把醫藥費通知單送到他那裏,在通知單的旁邊,他簽了字。當醫藥費通知單送到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時,她不敢看,因為她確信,治病的費用將會花去她的全部家當。最後,她還是鼓起勇氣,翻開了醫藥費通知單,旁邊的那行小宇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輕聲讀了出來:“醫藥費是一滿杯牛奶。霍華德·凱利醫生。”
有一則很別致的短文,作者列舉了一些人們常見的事例來說明他們對善良的認識:看見劫匪,如果不能挺身而出,悄悄打個110也是一種善良。作為老板,如果不能夠提高員工的待遇,按時發放工資也是一種善良。作為員工,如果不能成為勞模,付出的勞動對得起工資,也是一種善良。看見人家牆要倒,如果不能扶,不推也是一種善良。看見別人傷心落淚,如果不想安慰,不幸災樂禍也是一種善良。商人如果不能足斤足兩,不摻雜使假也是一種善良。富翁如果不能仗義疏財,不仗勢欺人也算是一種善良。官員如果業績平庸,不貪贓枉法也是一種善良。
幫助他人要做到哪種程度,這取決於我們個人。但是不能否認的是,隻有人人付出和給予,人與人之間才能充滿了濃濃的關愛,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患難與共;才會有更多的人享受到愛。禮遇他人,尤其是對於困境中的他人,這是最有效的心理操縱術!
2.滿足對方的需求,好利是人性弱點
俗話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生活在現實中的人,除了精神上的需求之外,還有利益上的需要。所以,你要想在心理上拉攏他人,就要滿足他人的這種需求。
某商場為了方便顧客,想蓋一個自行車棚。但商場前麵沒空地。商場左側緊挨著一家飯店,飯店前麵倒有一片空地。商場經理跟飯店老板商量,想租一小塊地。飯店老板一口回絕,因為他不想為了區區一點租金影響自己的生意。
商場經理並不氣餒,派一位公關小姐去做說服作。公關小姐對飯店老板說:“您租場地給我們,是利大於弊:第一,我們租用的地方很小,不會擋住您的門麵。第二,您每天生意最忙的時候,正是我們生意最冷清的時候,不會因為人多擁擠對你的生意造成影響。第三,車棚蓋好後,來您這裏進餐的客人也可以存在這,您這不等於是為自己蓋了一個車棚嗎?第四,存車的顧客可能順便來您這兒吃飯,這不是為您打免費廣告嗎?”
飯店經理一聽,句句在理,當即同意租地,而且免收租金。為什麼飯店經理最初會拒絕,即使商場願給租金?而後來卻欣然應允並且不收租金呢?說來說去都是一個字——“利”。
最初,飯店經理不同意建自行車棚是因為“利”。他認為,商場蓋自行車棚,會擋住自己的店麵,影響自己的生意,雖然商場給自己一點租金,但它不能彌補自己可能遭受的損失,因此,他一口回絕。
後來,飯店經理同意建自行車棚也是因為“利”。因為商場的公關小姐的一番話讓他明白,建自行車棚非但不會影響飯店的生意,還會有利於飯店的生意。因此他不僅答應了,還免收租金。
好利是人的本性。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求人辦事,不管你如何懇求對方,對方總是敷衍應付,漠不關心。遇到這種情況,你千萬別灰心喪氣,因為這並不表明對方已經完全拒絕你了。這時,你所應該做的,首先是消除對方心理上的漠不關心。
如何消除對方心理上的漠不關心呢?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對方聽到或看到你所做之事與他有著緊密的利益關係。
當然,利益不一定是擺在桌麵上的錢,一眼可見。它可能是顯性的,也可能是隱性的;可能與你所求之事有關,也可能與你所求之事無關。如果利益隱於事物內部,讓人看不明數不清。你不妨指給他看,數給他看,讓他心裏明明白白。
在英國工業革命方興未艾時,以發明發電機而聞名的法拉第,為了能夠得到政府的研究資助,他去拜訪首相史多芬。
法拉第帶著一個發電機的雛形,非常熱心並滔滔不絕地講述著這個劃時代的發明,但史多芬的反應始終很冷淡,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
事實上,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因為他隻是一個了不起的政治家,要他看著這種周圍纏著線圈的磁石模型,心裏想著這將會帶給後世產業結構的大轉變,實在是太困難了。
這時,法拉第說:“首相,這個機械將來如果能普及的話,必定能增加稅收。”聽了這一句話,首相的態度突然有了極大的轉變,他原本漠不關心,一下子卻變得非常關心起來。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轉變?顯而易見,因為這個發動機,將來會獲得相當大的利潤,而利潤增加必能使政府得到一筆很大的稅收,這恰恰是首相所關心的。
實施心理拉攏術的關鍵是滿足對方的需求。每個人都有利己的一麵,能滿足對方的利益,對方才會樂意為你辦事。
滿足對方需要的前提是找到對方的需求。每個人的需求是不同的,比如有的人好利,見錢眼開,對這種人就要以金錢來滿足他;有的人愛慕虛榮,喜歡戴高帽,對這種人要加以讚美,從精神上滿足他;有的人有錢有勢喜歡附庸風雅,錢財根本就打動不了他,求這種人辦事,就要摸清他的嗜好,比如他喜歡某某的字畫,那你就設法滿足他。隻要對方的需求滿足了,你的請求也自然會得到滿足。
3.及時為人“救場”,讓他欠你一個人情
生活中需要打圓場的時候很多,出現矛盾和分歧的時候,就需要有人來打圓場。但是圓場要打好,也要注意一定的方法。如果話說的不好,不僅不能息事寧人,還可能火上澆油,擴大事態。所以在打圓場時,作為圓場之人要理解爭論雙方的心情,找出各方麵的差異,並對各自的優勢給予肯定。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滿足了雙方自我實現的心理。這時再提其他的建議,雙方就都比較容易接受了。
與別人發生爭執時,被夾在中間的滋味是比較尷尬的,我們一定希望有個人來勸解調和。所以,如果作為爭論的局外人,我們應該善於隨機應變地打圓場,使雙方的矛盾得以化解。事實上,掌握方法,世上沒有勸不開的架,沒有解不開的死疙瘩。
一位中年男子在生意紅火的麵攤前等了半天才占上位置,要了一份自己愛吃的麵。很快麵就端了上來,他想先嚐一口湯。可是,湯的味道刺激了他的呼吸道,隨著“阿嚏”一聲,他的口水和著麵湯同時噴在了對麵一位顧客的身上和麵碗裏。這可惹火了這位顧客,他“呼”地一下站了起來吼道:“你怎麼亂打噴嚏!”
中年男子也被自己的不雅之舉驚呆了,趕緊賠禮。待緩過神來後,馬上對著老板喊道:“我告訴你不要放辣椒的,你幹嗎在裏邊放辣椒?你賠我的麵錢,我要賠人家的麵錢!”老板馬上問夥計,夥計也很委屈,他明明就沒有放辣椒。
結果顧客、老板及周圍的群眾都開始七嘴八舌,說得不亦樂平。最後老板靈機一動,就趕緊打圓場,對著廚房大手一揮:“算啦!再下兩碗麵,鈔票都免啦。隻要大家和氣,才能生財嘛!”兩位顧客這才平靜下來,表示接受。
有些時候,爭執雙方的觀點明顯不一致時,這時就不能“和稀泥”了。如果你能巧妙地將雙方的分歧點分解為事物的兩個方麵,讓分歧雙方都顯得正確,這必定是一個上乘之法。
吵得難分難解的雙方,無不希望趁早收攤。但是,由於那些起哄的圍觀者在旁邊注視,想收都收不了。於是,雙方的話越來越尖銳,口氣也越來越硬,甚至演變為扭打的場麵。當爭吵的雙方拳打腳踢,而圍觀者還在作壁上觀,無動於衷的話,那就真讓人感到有些“悲哀”。這時候,如果能有人出麵解圍,他們心裏的感激,肯定像滔滔江水綿綿不絕。
除此,還有一種需要你來打圓場的情況。日常生活中,當你被無意或有意冒犯的時候,掌握表達不滿而又讓對方樂意改正的恰當方法也是打圓場。即使是親近的人,也應該為對方留有餘地,不能不講方式方法,直來直去。
小雅非常喜歡跳舞,男友小張偏是個好靜的人,正參加本專業的自學考試,常被她拉去跳舞。小雅有個很不好的習慣,不跳到舞廳關門不盡興,久而久之小張就受不了了。有一次他們從舞廳出來已是夜裏12點多了,小張說:“你的慢四跳得很棒,我還沒看夠。你一路跳回宿舍怎麼樣?”小雅撒嬌說:“你想累死我啊!”小張一副認真的樣子:“不要緊,我用快三陪你跳。”小雅撲哧一笑:“虧你想得出,丟下我一個人也不怕我碰上流氓。”小張這時言歸正傳:“那你在舞廳丟下我一個人也不怕我打瞌睡被人掏了包兒。”小雅這時才知道男友壓根沒有興趣跳舞。
很多人在談戀愛時把戀人看得很完美。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有時明知道對方的某種缺點難以接受,可指出來又怕傷害對方的感情。其實,隻要注意圓場,是可以讓戀人樂意接受的。
生活中需要打圓場的時候很多,出現矛盾和分歧的時候,就需要有人來打圓場。
一次,一位外國客人在飯店請客,請10個人要3瓶酒。飯店女服務員小丁知道10個人5道菜起碼得有5瓶酒。於是,她不露聲色地親自給客人斟酒。5道菜後,客人們的酒杯裏的酒還滿著。這位外賓臉上很光彩,感激小丁給他圓了場,臨走時表示下次還來這裏。如果小丁想讓這位外賓出洋相是太容易了,但那樣就會失去一位回頭客。善於拉攏人心者都會這樣不動聲色地讓對方擺脫窘境,從而從心底裏感激他。這樣一來,如果他有什麼要求,對方往往會以“報答心理”聽從他地安排!
4.頭銜拉攏術——頭銜是最能迷惑人的讚譽方式
塞謬爾·岡珀斯是美國勞工協會的締造者,在剛剛開展工作時,他感到十分艱難。工人們大部分都是沒有組織的。而當時,他既沒有錢,又難以從外界獲得足夠的幫助。如何獲得更多人的支持呢?
塞謬爾·岡珀斯冥思苦想。一天,他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計劃:創設一個“民間委任狀”。這個委任狀的主旨是授予那些願意組織工會的人一個榮譽稱號。在接下來的一年裏,他把這一榮譽稱號授予了80多人。令人驚訝的是,美國勞工協會會員的數目從此開始激增。也許,你會表示懷疑,頭銜真有這麼神奇的吸引力,有如此特殊的功效嗎?
的確如此。頭銜是最能迷惑人的一種公開的讚譽方式,很少有人能真正地抗拒這種誘惑。還記得小時候,什麼樣的獎勵最讓你激動嗎?老師的口頭表揚?學校頒發的獎品?父母獎勵的糖果?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的記憶裏,頭銜肯定是最令人激動的獎勵:“少先隊大隊長”“少先隊中隊長”“少先隊小隊長”,諸如此類的頭銜,讓無數的孩子夢寐以求!
為什麼?因為頭銜喚起了人們的榮譽感,滿足了人們出人頭地的虛榮心。人們渴望頭銜,珍惜頭銜。
古今中外,因為了解人們的這種心理,許多領導通過授予人們這樣或那樣的頭銜,籠絡了人心、激勵人心,贏得了人們的忠誠,最終贏得了勝利。拿破侖算是最典型的一個。拿破侖對賞賜從來就不吝惜,創立並封賜了許多崇高的頭銜和榮譽。在成立自己的王朝之後,他製定了一種榮譽勳章,並且立刻將1500個以上的十字勳章授予了他的臣民;他重新啟用了法蘭西陸軍上將的官銜,將這一高位封贈給了18位將官;同時給優異的士兵授予“大軍”的光榮頭銜。這些光榮的頭銜,讓他的臣民感激他、擁戴他,他新創的帝位也因此得到了鞏固。也許,有人會說,在崇尚光宗耀祖的舊社會,頭銜具有激勵作用,在當今社會,人們瘋狂追逐物質,對頭銜不會有太多的興趣。
不過,事實表明,頭銜的魅力並沒有減少。就拿一所私立中學來說,在每年的旅行時,學校總要分一些事情給學生去做,但曆年來被選出的學生都沒有興趣,根本不想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