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反恐高科技:非致命武器
非致命武器是一種在不導致人員死亡和裝備嚴重損壞的情況下,使人員或裝備暫時失能的武器係統。使用非致命武器的目的在於通過降低目標能力來實現對其控製,而非消滅目標,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附帶損傷,有效防止衝突升級。在反恐維穩環境中,武裝人員和恐怖分子經常與平民混雜在一起,常規殺傷武器的使用受到很大限製。使用非致命武器,可把不必要的傷亡和對環境、設施的間接破壞降低到最小限度。
目前,在功能上把非致命武器分為反人員和反裝備兩大類。其中,反人員非致命武器包括電磁非致命武器技術、主動拒止微波武器技術、水炮、區域封控技術,以及化學、聲學、機械和動能非致命武器技術;反裝備非致命武器技術包括電磁技術、化學技術、生物學技術和機械技術等。當前世界許多國家正在研發一些更加先進的具有更大作戰範圍、適用於各種需求、提供反擊潛在威脅的非致命性武器。
主動拒絕係統(ADS)是美軍曆經15年而成功研發出的一種無聲無形的電磁波,它能讓人產生厭惡感並實時逃離現場。這種電磁波武器威力強大,其射頻為95千兆赫,穿透深度每英寸僅為0.4毫米,射程達1000米。當人被它擊中時,會產生難以承受的、突然的灼熱感,因此會本能地立即逃離,是可應用於軍事上的最新安全非致命武器。這種非致命武器使用的電磁毫米波不會穿透牆壁,但能穿透絕大多數冬季禦寒衣物,可用於驅散暴徒、安全檢查、封鎖區域、基礎設施保護等各種各樣的場合。
俄羅斯的“僵屍槍”是一種精神電子武器,其工作原理是:通過發射類似微波爐中的電磁輻射,擾亂人體中樞神經係統,影響其情緒或行為,使其完全喪失反抗能力,成為受控於他人的“僵屍”。低頻波束能夠影響人的腦細胞,改變人的心理狀態,並能夠把建議和指令直接發送到被攻擊目標的思維過程中。大劑量的微波能夠損傷人的內髒功能、控製人的行為,甚至迫使其自殺。
近期,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研製了一種便攜式語言幹擾槍,這種武器能讓距離超過30米的講話者無法繼續講話。語言幹擾槍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槍上安裝的定向麥克風接收講話者的講話,並在延遲0.2秒後將原話發送回去,產生延宕聽覺回饋現象,這將影響講話者大腦的認知過程,使其開始變成結巴,最終無法繼續說話,但不會造成身體不適。這種新式武器既可用於確保公共場合的秩序,也可用於壓製抗議者或企圖阻止他人講話的擾亂者的言論。
“泰瑟”X 3新型手持電擊槍是世界上第一款多發電擊槍,可使用戶同時對付3個目標,從而大大提高執法人員的執法效能。電擊槍靠發射帶電的像飛鏢似的探針製服目標,這種電探針被稱作“電流飛鏢”,隻要擊中身體任何部位,受擊者就會渾身肌肉痙攣,痛得縮成一團。“泰瑟”X3電擊槍由槍身、顯示/監控裝置、智能電擊彈、增強型電源四部分構成。智能電擊彈包括氮氣推進係統、電流飛鏢、電線和防濫用識別係統等,是“泰瑟”X3電擊槍的重要組成部分。電擊彈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標準型電擊彈,射程較近;另一種是遠距型電擊彈,射程較遠。
隨著應對非對稱威脅、鎮壓暴亂的需求不斷增加,美英等國都在研究利用低功率戰術激光武器作為新的群體控製手段。美國B.E.梅爾斯公司牽頭開發了GLARE係列綠色激光器,並大量裝備美軍;該武器有效作用距離為18~300米,可遠距離對人群造成視覺幹擾。英國光電安防係統公司開發了SMU1000激光致眩器,這種肩扛式激光致眩器可發射閃爍式激光束,可使500米以外的目標暫時失明。在SMU100激光器照射下,人眼會產生類似於直視太陽後突然轉向別處的強烈視覺效果。
(選自《軍事文摘》,標題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