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貢塘往事鉤沉(二)(3 / 3)

平素溫柔可人的次仁傑姆,作出如此狠毒之事,讓掌權者百思不得其解。次仁傑姆落網之後,卻直言不諱道,她想把貢塘的王權交給當政的仁蚌巴政權。年輕的二十一代王多吉紮巴治服參與內訌的人,卻念在父王麵上,免次仁傑姆死罪,把她貶配到她的家鄉羊木卓。

多吉紮巴的善心沒能讓次仁傑姆感動,回到羊木卓,麵對羊卓雍湖蕩漾的水波,她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仇恨之火慢慢升騰。“我何不去找鄰近的仁蚌巴,讓他們出兵攻打貢塘呢?次仁傑姆想到做到,在她被貶配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555年,她把浩浩蕩蕩的仁蚌巴軍隊引到了貢塘。仁蚌巴的軍隊打到佩古的時候,貴桑紮巴多吉在慌亂中組織貢塘民眾堅決抵抗,在鄰近地方頭人的援助下,終於擊退了仁蚌巴的兵力。

羊木卓次仁傑姆為什麼對年輕的國王如此仇恨?嘎托仁增次旺羅布的史書裏找不到答案,他的貢塘史延續了西藏其他史書的寫作風格,就是把重要的史事簡單記載。以一個現代人的眼光看這段曆史,我想不外乎兩種原因,要麼是為了讓她的兒子繼承王位,要麼是妻妾之間的爭寵嫉妒所為。在佛教氣息濃鬱的貢塘王朝,世俗的惡念造成如此慘局,可見佛法並未入心。

第二十二代王赤傑桑珠德也是個佛徒,作為長子,他不得不繼承王位,也不得不在其位謀其政,邦屬內出現叛亂時,舉兵鎮壓,可他內心的迷惘和糾結,又有哪個史學家讀懂呢?第二十三代王赤索朗旺久德執政期間,王朝更是危機四伏,內亂叛變頻頻發生,在應對這些困惑的同時,他還拜了不少上師,學佛讀經,盡量用精神的超脫忘卻俗世的煩擾。

由於第二十三王代赤索朗旺久德太專注於修行,喪失了警惕,他遭到了和二十代王貴桑尼德桑布德相同的境遇。他的對敵巧使詭計,加禍於貢塘,極盡讒言挑起貢塘與剛剛奪權當政的藏巴汗之間的矛盾。藏巴汗平措朗傑不分事由真偽,舉兵攻打貢塘。

1620年秋天,藏巴汗的兵力包圍了貢塘王城,第二十三代王赤索朗旺久德原本無心政務,更不願刀刃相見。在兵臨城下的大難之際,為了避免一場血腥,避免屬民傷亡,他打開城門手舉哈達向藏巴汗的軍隊投降。藏巴汗不費弓箭,輕而易舉占領了貢塘,並將第二十三代王赤索朗旺久德帶到拉堆洛協噶爾宗裏軟禁,由於過度鬱悶,一年後,這個末代貢塘王客死在拉堆洛。

從公元992年建立貢塘王朝開始,到1620年藏巴汗攻打貢塘致其滅亡,經曆了我國唐宋元明四個朝代。在628年時間裏,貢塘王朝得到了元朝中央的扶助,與薩迦王朝建立了親緣關係,又與各個地方政權構建了姻親關係,鞏固和維持了政權。在西藏,把貢塘王係視為讚普的高貴後裔,擁有這樣特殊的權力和身份,使貢塘王朝這個特殊的地方政權幾百年來存在於貢塘啦山西隅四麵環山的盆地。但藏巴汗卻無視這些權力、身份,奪走了貢塘的王權,將一個曆經風雨的王朝永久地終結了。

世事交替難以預料,在藏巴汗占領貢塘二十多年後的1642年,蒙古固始汗推翻了藏巴汗政權,把西藏地方政權奉給五世達賴喇嘛,在拉薩建立了甘丹頗章政權。在這個時期,貢塘設立了宗嘎宗政府,王城依然存在,卻不再有昔日的魅力,逐漸沉寂於曆史。

貢塘王朝二十三代王,一代接一代,傾力於貢塘的廟宇建設,也處心積慮地加強王城的防禦建設,但我們從史書中看不到這些防禦設施發揮過多大作用,倒是在王朝覆滅七十多年後,廓爾喀入侵中國西藏的時候,這些防禦設施才救了很多臣民的生命。

當廓爾喀以先進的軍火攻進貢塘時,貢塘人的原始刀矛實在發揮不出作用,隻有轉入防守,將所有人畜全部搬進王城後緊關城門。廓爾喀人圍城多日無果後,從遠處駕炮擊城,如今殘存的城牆上,還有幾處窟窿,應合著這段曆史。廓爾喀人想斷糧斷水困死貢塘人,這時貢塘王朝第十八代王建造的室內水井和大水缸派上了用場,拯救了險境中的貢塘人。廓爾喀人困不住貢塘人,就破城而入,遭遇了貢塘漢子的頑強抵抗。其中最為勇猛的紮青巴沃旺久,揮刀砍殺無數廓爾喀人後,因血腥味太重暈倒戰場。有個叫羌果白曲的貢塘婦女喂了他一碗酒,這碗酒救醒了勇士紮青巴沃旺久,他醒來後繼續作戰,讓敵人聞風喪膽。

這場戰事終因寡不敵眾,以敗告終,但貢塘人巴青的名字因此被後人記住。據說,廓爾喀戰結束後,西藏地方政府為了獎勵喂酒的婦女,給她獎賞了一方田地,這塊地也取名羌果白曲田,如今這塊田地仍然靜躺在貢塘。如果這塊見證了曆史變遷的田地能夠言說,貢塘的傳說也許不止我們所了解的這些。

時間總能讓很多事物遁形無蹤。一段曆史,一宗戰事,縱使再輝煌蓋世,再糾葛難纏,也無法和時間僵持。當一切湮滅於時間長河時,釋懷人們情緒的隻有那些流淌在文字中的曆史,品讀那些逝去的輝煌與沒落,才能讓人更深切地體會歲月的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