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兩會”吹響雪域高原發展新號角(1 / 3)

“兩會”吹響雪域高原發展新號角

特稿

作者:張京品

政府工作報告18次提民生,36次提改革,89次提發展;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成為代表建議最多的內容;物價、環保等成為“熱詞”;有人建議成立珠穆朗瑪市。2014年的西藏“兩會”,在對過去一年的工作總結中又給百姓留下諸多期待,吹響了雪域高原改革發展的新號角。

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2014年1月10日,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洛桑江村在西藏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記者經過梳理發現,15748字的政府工作報告中,18次提民生,19次提農牧民,24次提穩定,36次提改革,89次提發展。這些數字說明,發展和穩定仍是西藏工作的兩件大事,群眾生活改善仍是西藏工作的“重頭戲”。

生產總值連續五年實現百億級增長

政府工作報告數據顯示,預計2013年西藏全區生產總值802億元,比上年增長 12.5%。這意味著2013年西藏生產總值增長率與天津、貴州並列為全國第一,也意味著西藏自治區自2009年以來地區生產總值連續第五年實現百億級增長。

西藏自治區社科院研究員何剛稱,2009年西藏全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400億元大關,2010年達507億元,2011年達605億元,2012年為701億元,2013年連續第五年實現百億級增長,離不開中央的特殊關心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也與西藏持續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分不開。

民生“十件實事”贏得民心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3年,西藏堅持把維護各族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把更多財力向民生領域傾斜。其中,累計投入53億元,實施18項民生補助政策,突出抓好推進安居工程、改善農牧區條件、搞好生態搬遷、積極擴大就業、著力穩控物價、強化醫療保障、抓好防災救災和安全生產等民生“十件實事”,各族群眾的教育、醫療、住房等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2014年,西藏將安排70多億元資金,在繼續加大民生補助力度的同時,實施多項新的民生政策,繼續辦好“十件實事”。

洛桑江村說,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生活得不到持續改善,發展穩定就不可能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民族團結社會穩定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3年,西藏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反分裂鬥爭教育、新舊西藏對比教育、民族團結宣傳教育等活動,大力表彰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先進個人。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紮實推進寺廟管理法治化、規範化。寺廟“六建”、“六個一”、“九有”等措施全麵落實。深入開展寺廟法製宣傳教育,大力開展和諧模範寺廟和愛國守法先進僧尼創建評選活動。城鎮網格化管理深入推進,駐村駐寺工作深入開展,“先進雙聯戶”創建活動取得明顯成效。

這些措施的結果,就是西藏社會局勢持續穩定,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進一步增強。數據顯示,2013年西藏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達到了98.67%。

代表委員“熱詞”盤點交通

墨脫公路全線通車,結束了墨脫“全國唯一不通公路的縣”的曆史。航空運輸發展迅速,航線增至48條,通航城市達29個。新增通油路縣3個、通油路鄉鎮1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