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文化發展新曆程2(1 / 2)

三、名人愛國情懷

近些年來,伴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也在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中華兒女站在了世界文化的舞台上。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和堅定的信念,在國際舞台上不斷為祖國爭得榮譽。他們以昂揚向上的精神麵貌,時時刻刻都在詮釋著中國形象。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世界人民證明了什麼是真正的中國人:友好、善良、謙虛、禮貌、智慧、美麗、勇敢……

(一)台壇奇跡

同學們,你們知道不知道被英國媒體稱為“東方之星”的運動員是誰?他就是中國男子台球隊運動員丁俊暉。他可是世界台壇史上的一個奇跡。

1.小小“神童”

1987年4月1日,丁俊暉出生於江蘇省宜興市。9歲起丁俊暉就開始接觸台球,小小年紀就顯露出了過人的體育天賦。為了支持丁俊暉繼續打球,丁俊暉的父親甚至勸說其母親賣掉房子。丁俊暉每天堅持練習八個小時。功夫不負有心人,在13歲時丁俊暉就獲得了亞洲邀請賽的季軍。從此,“神童”稱號不脛而走。

2.走向世界

對於丁俊暉來說,200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的5月份,年僅15歲的丁俊暉為中國奪取了首個亞洲錦標賽冠軍,成為了最年輕的亞洲冠軍,開始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同年8月31日,丁俊暉又獲得世界青年台球錦標賽冠軍,成為中國第一個台球世界冠軍。在10月的亞運會上,丁俊暉以3比1戰勝泰國選手素波森拉,奪取斯諾克台球單打冠軍,改寫了中國在亞運會台球項目上沒有金牌的曆史。因為丁俊暉對中國台球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2002年12月15日,中國台球協會向丁俊暉頒發了“中國台球特別貢獻獎”。

3.最年輕147先生

2007年,丁俊暉在溫布利大師賽上打出了職業生涯第一個滿分杆,一舉進入決賽。對於丁俊暉來說,這次比賽終生難忘。盡管在決賽時輸給奧沙利文,但他仍然非常開心。當時,年僅19歲7個月的丁俊暉,成為電視轉播史上最年輕的147先生。

4.功成名就,不忘祖國

2013年4月,斯諾克世錦賽正在英國謝菲爾德克魯斯堡劇院進行。此時,7.0級地震再襲四川的不幸消息傳到了英國,牽動了遠在英國的丁俊暉的心。為了祭奠地震逝者,為雅安祈福,丁俊暉向比賽主辦方提出了取消入場音樂並佩戴黑紗上場的申請。主辦方的官員收到丁俊暉的請求後,進行了緊急磋商,最終同意了丁俊暉的請求,這在世錦賽曆史上尚屬首次。

(二)國學大師

季羨林,國際著名的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散文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被國人尊稱為“季老”:他博古通今,學貫中西,被譽為“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季老先生在治學為人等很多方麵都堪稱楷模,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1.埋頭苦幹,碩果累累

季老一生的心思都在學問上,他執著地追求學術創新。幾十年間,他埋頭苦幹,辛勤耕耘。他總是每天清早4點起床,伏案工作,數十年如一日。就算是在逆境中,季老也沒有放棄過對學術的追求。即使在“文革”的艱難歲月裏,他仍翻譯了蜚聲世界文壇的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曆經五個寒暑,他終於把長達8萬行的《羅摩衍那》譯成中文,為中國翻譯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建造了一座豐碑。20世紀90年代,在三位親人接連病逝、自己疾病纏身的夾擊下,季老仍然發憤著作,完成了《糖史》等三部開創性的文化巨著,為推動中外文化交流、發展中華文化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