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人民代表大會製度、基層群眾自治製度等國家政治製度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多重大進展。
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國家湧現出了很多像焦裕祿、任長霞和孔繁森這樣優秀的黨員幹部。他們用自己的堅定信念和實際行動,時時刻刻詮釋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含義。
一、開天辟地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新中國的成立標誌著中國從此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標誌著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成為了國家的主人,中國的曆史翻開了嶄新的篇章。
(一)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1949年10月1日,北京三十萬群眾齊聚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當第一麵五星紅旗緩緩升起時,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事件之一,也是20世紀世界最偉大的事件之一,它結束了帝國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和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曆史。中國人民終於成為了國家的主人。
1.新中國成立前後的燒雞灘
燒雞灘位於重慶市黔江區金溪鎮。新中國成立前,由於國難重重,戰亂不斷,燒雞灘的村民吃不飽穿不暖,生活困苦不堪。新中國成立後,我們的國家實現了獨立自主,以前受苦受難的勞苦大眾成為了國家的主人,燒雞灘的村民也實現了當家做主。
張世林,土生土長的黔江區燒雞灘人,曾任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政法委常務副書記。重慶成為直轄市後,張世林當選為重慶市黨代表,並出席了重慶市第一次黨代會。今天,通過張世林和他父輩的故事,我們來了解一下廣大的勞動人民在解放前後的地位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新中國成立前的燒雞灘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困苦。“燒雞灘看不到燒雞,窮得沒有辦法形容。”這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對新中國成立前的燒雞灘的記憶。張世林也從父親的口中得知了新中國成立前的燒雞灘是一種什麼樣的生存狀況,也知道了父輩受到的非人磨難。
張世林的父輩是受壓迫的對象。因為家窮,加上那個時候的少數民族沒有政治和社會地位,張世林的父親和他的二叔被國民黨軍隊強行拉壯丁。張世林的父親為了躲避,不得不跑到大山裏。找不到張世林的父親,當時的基層偽鄉長就搞“株連九族”:偽鄉長不僅把張世林67歲的奶奶吊起來打,還把張世林的外婆家搞得雞犬不寧。當時,張世林的母親正懷著他,也不敢待在家中。張世林母親不得不流落街頭,最後躲避到深山老林裏。看著家中親人受苦,張世林的父親從大山裏出來,被偽鄉長抓去當了兵。後來,由於在軍隊不堪忍受折磨,張世林的父親從軍隊跑了出來,又一次躲進了深山。
直到1949年11月13日,黔江宣布解放,張世林的父親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他大著膽子下山回家,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1950年,張世林的父親正式參加工作,並當上了燒雞灘的村長。對於長期受壓迫的人民群眾而言,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解放後的燒雞灘也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甜蜜。村民們感受到新中國成立後的溫暖,也開始過起了甜蜜的生活。
2.國慶閱兵揚國威
閱兵是古今中外軍隊的一項極其隆重的軍事儀式,它反映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根據全國政協的決定,把閱兵列為國慶大典的一項重要內容。從1949年開國大典至今,我們在天安門廣場上舉行了多次國慶閱兵。在當代世界,氣勢磅礴的國慶閱兵已經成為中國國慶節的一個特殊的符號,也成為體現我們國家獨立、民族自信和人民自豪感的一種重要形式。
讓我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2009年10月1日舉辦的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國慶大閱兵。這是新中國的第十四次國慶閱兵,也是邁入新世紀的中國第一次舉行盛大的國慶閱兵。中國人民的凝聚力、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和中國的國威,都通過國慶閱兵展示了出來。
(二)翻身農奴把歌唱
從1949年初起,隨著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中共中央把解決西藏問題擺上了重要工作日程。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做出了解放西藏的戰略決策,並命令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建設西藏。
1.西藏和平解放
中共中央在決定進軍西藏的同時,采取了一係列舉措,希望通過與西藏地方政府談判的方式來和平解放西藏。1951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團抵達北京。經過一個月的談判,5月23日,談判雙方簽訂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簡稱《十七條協議》),宣告西藏的和平解放。5月28日,《人民日報》用藏漢兩種文字對外公布了《十七條協議》的全文,並報道了和平談判的經過。《十七條協議》一經公布,立即受到全國人民的熱烈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