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每一句官場雷語後都有一副冷血麵孔(1 / 1)

每一句官場雷語後都有一副冷血麵孔

官場敘事

作者:曹林

雷語時時有,近年特別多。2013年官場上最雷人的兩句話或許是:江西瑞昌市6名女童遭教師性侵,副市長蔣賢智對受害者家長說:“如果是我的孩子遇到了這樣的事,我就不聲不響帶她到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去治病,不會向政府要一分錢。”另一個“奇葩”回複來自四川閬中國土局,當有網友問到“閬中商品房產權為何才40年”時,國土局回複稱:“40年後,我們是不是還存在在這個世界,不要考慮太長遠了。”

再冷靜理性的人,麵對這樣的回複時,都會被激怒。雖然後來那位副市長作了解釋,稱這樣說隻是強調“保護孩子隱私”。閬中國土局在輿論壓力下也道了歉,稱言語確實不當,會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可這種息事寧人式的回複並沒有讓輿論平複,更不會終結官場雷語。輿論和公眾一次次對雷人雷語的修理,並沒有讓官員變得更會說話,更無法阻止下一次更雷的話橫空出世。

雷人雷語除了暴露了官員在公眾麵前習慣性的傲慢外,更暴露了官民在話語和思維方麵的差異,甚至是對立。仿佛生活在兩個世界的人,不一樣的思維方式,不一樣的話語體係,不一樣的道德準則,當這兩個世界的人不得不交流時,必然會在話語和思維上發生衝突,彼此無法理解對方。民眾認為是雷人雷語,而有些官員則會用異樣的目光打量著目瞪口呆的網民:很普通很正常的一句話,為什麼大驚小怪?

曾經跟一些官員交流過這個話題,他們都認為被輿論解讀為無法忍受的雷人雷語,在他們看來並不雷,他們不理解在自己看來很正常的表達,為何會引發如此沸騰的民眾批評。這種“認為很正常”愈發讓人覺得很可怕,如果官場也認為這些話語雷人,那說明雷語隻是個別現象,但如果這個體係中不少人覺得正常,說明這些話語就有了一定的代表性。官民兩個輿論場的對立,不僅體現在話語上,更表現在根深蒂固的思維上。

所以,輿論場經常處於一種自說自話的狀態,雖然人人口中都大談正義與平等,但官二代所談的平等,與在公務員麵試中被官二代擠掉的第一名所談的平等,完全風馬牛不相及。官二代的平等觀是:本地官場中很多官員的孩子都靠關係成功上位了,自己為什麼就不能呢?這叫平等。而被官二代擠掉的農家子弟,他需要的平等是機會平等。那麼,在官場內部,可能視“官員的孩子繼續當官”為再正常不過的現象。兩個平行世界的人永遠不會有交集,雙方不在同一個層麵思考問題,無法形成有效溝通,永遠隻有彼此為敵、喋喋不休的罵戰。

每一句官場雷語背後都有一副冷血麵孔,沒有將心比心,沒有設身處地,沒有站在公眾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在思維割裂的背景下,他們並不覺得那是冷血,而是發自內心習以為常。

(摘自《時代郵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