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3 / 3)

1.生殖內分泌調節與雌性動物發情直接有關的生殖激素包括下丘腦產生的GnRH,腺垂體產生的促卵泡素和促黃體素,性腺產生的雌激素、孕激素和催產素以及子宮產生的前列腺素。

首先,由神經係統接受外界條件的刺激,作用於下丘腦,促使促性腺激素呈脈衝式釋放,這些激素通過垂體門脈係統,作用於下丘腦腺垂體,調節促性腺激素FSH、LH、LTH的分泌,但這種激素不是同時分泌的,而是前後有順序的,且分泌量也不同。腺垂體接受GoRH刺激後,首先分泌促卵泡素作用於卵巢刺激卵泡生長發育,同時腺垂體分泌的少量促黃體素與促卵泡素協同,使卵泡進一步發育,並迅速長大。由於卵泡的發育,其內膜產生雌激素,使動物出現發情,同時它對下丘腦和腺垂體具有反饋作用。一方麵雌激素可作用於下丘腦某部,進一步刺激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即増加促黃體素的釋放及頻率的升高,導致促黃體素峰的出現,此為正反饋作用;另一方麵雌激素作用於下丘腦某部,控製促性腺激素的釋放速度,主要是使促卵泡素分泌速度降低,促使促卵泡素、促黃體素二者比例關係發生改變,促進卵泡的成熟和排卵,同時動物的發情也由強減弱,此為激素的負反饋作用。排卵後,在少量的促黃體素的作用下,顆粒層細胞形成黃體並分泌黃體酮。

另外,雌激素還能引起促乳素的釋放,促乳素與促黃體素共同促進和維持黃體分泌黃體酮,黃體酮對下丘腦和腺垂體具有抑製作用(即負反饋),抑製腺垂體繼續分泌促性腺激素,卵泡不再發育,使雌性動物停止發情。

動物通過接受一係列刺激而出現發情並排卵,如果沒有受孕,由子宮內膜產生前列腺素PGF2a通過子宮靜脈進入卵巢動脈,對黃體產生溶解作用,並使之逐漸萎縮退化,從而使黃體酮分泌量急劇下降,黃體酮對下丘腦的抑製作用消失,促性腺激素開始釋放並不斷増加,使卵巢上新發育的卵泡生長發育,分泌雌性激素,隨之動物又出現發情,進入新的性周期中。如果動物發情排卵後,受精妊娠後胎盤的形成,則抑製PGF2a產生,使黃體維持不萎縮狀態,成為妊娠黃體,所分泌的黃體酮長期抑製腺垂體產生促性腺激素,使動物不再出現發情排卵,一直到妊娠結束,才會出現下一個性周期。

2.神經調節發情和其他生理活動一樣,受神經係統的調節。外界環境因素(白晝長短)能通過感覺神經影響中樞神經(下丘腦),從而調節季節性發情的寵物發情。雌性動物通過自己的嗅覺、視覺、聽覺、觸覺接受性刺激,例如雄性動物的氣味、外貌、聲音,尤其是雄性動物嗅聞陰門、爬跨、交配等都對雌性動物進行不同形式的刺激。在中樞神經係統的調節過程中,神經係統通過下丘腦能夠調節腺垂體促性腺激素的產生和釋放,從而影響性腺激素的產生及配子的生成。因此,下丘腦和腺垂體是把神經和內分泌係統緊密聯係起來的主要環節。

其他因素,例如年齡、遺傳(品種)、健康、營養狀況等都對發情周期產生影響。

(二)外界因素

動物的生理現象是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發情也隨外界因素改變而發生相應變化。各種外界因素刺激都是通過改變機體神經係統和體液調節功能得以實現的。對發情具有影響的主要外界環境條件有以下四方麵。

1.季節季節變化是影響動物生殖,特別是影響發情的重要環境條件,可以通過動物的神經係統發生作用。季節變化涉及的因素包括光照、飼料、溫度、濕度等,其中有的因素對某種動物起著比較重要的作用,但是,這些因素往往是共同發生相互影響的。

2.幼畜吮乳吮乳能抑製發情。雌性動物乳頭受到吮乳刺激後神經衝動傳到下丘腦,能夠抑製多巴胺釋放入垂體門脈循環,這就使腺垂體促乳素的分泌増多,抑製發情。另一種解釋是,神經衝動使下丘腦產生更多的內啡呔,抑製GnRH的分泌,從而抑製發情和排卵。

3.飼養管理飼料供應充足,營養狀況良好,雌性動物發情季節就可以提前。相反,營養嚴重不足,礦物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缺乏等,可以使腺垂體促性腺激素的釋放受到抑製,或卵巢功能對腺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反應受到幹擾,從而發情受到影響。

4.雄性動物雄性動物對雌性動物是一個天然的強烈刺激。雄性動物的性行為、外貌、聲音以及氣味都能通過雌性動物的感覺器官,刺激其神經係統並通過下丘腦促使腺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頻率増加,加速卵泡的發育及排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