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2 / 2)

(二)臨床診斷

(1)臨床檢查精神狀態正常,無全身症狀。右耳廓內側有一個3cmx4cm的腫脹物,自耳根開始到達耳尖下約2cm,外達耳廓邊緣。觸診堅實,無熱,有痛感,腫塊呈暗紫色。左耳廓外側有抓傷,兩耳道均有大量棕黑色痂皮樣分泌物。

(2)實驗室檢查為了明確血腫形成原因,做耳道分泌物的鏡檢:用棉簽分別掏取雙側耳道分泌物,在載玻片上均勻抹平,在顯微鏡低倍鏡下觀察。鏡下均見到有耳蟎存在。初步診斷為耳蟎感染後因搔抓耳朵,造成耳廓內麵的血管破裂形成血腫。

(3)診斷穿刺腫脹內容物為血液和組織滲出液,確診為耳血腫。

(三)治療方法

(1)手術治療血腫清洗耳廓和耳道,清除棕黑色分泌物。耳血腫部位剃毛,麻醉保定。於腫脹最明顯處切開血腫,排除積血和血凝塊,紗布壓迫,充分擠出腫脹部的內容物,清理幹淨耳廓。進行腫脹部位的密閉縫合,按照自耳尖到耳根的方向做水平穿透性紐扣褥式縫合,即縫針由耳廓外側入針,穿透耳廓後由內側穿出,打結於耳廓外側,相同的術式縫合全部腫脹及周圍部位。盡量密閉血腫腔,防止新的滲出液瀦留。術部用碘酊消毒。

(2)耳蟎病治療米用多拉菌素皮下注射0.1mBkg,每次間隔7~10日,局部外用蟎蟲殺劑。術後注射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8天後拆線,血腫未見複發。耳蟎經過4個療程後治愈。

(四)病例分析

(1)寵物耳血腫發病原因耳血腫多由於外傷引起。當耳殼瘙癢或患外耳炎時,貓會搔抓耳朵、頻頻搖頭、甩耳,導致耳殼皮下出血。貓與其他動物打架咬傷耳殼也可直接引起血腫。同時貓還可因為耳蟎、蜱等叮咬引起耳殼血腫。耳殼血腫形成迅速,根據耳殼迅速出現的腫脹及穿刺結果,較容易確診本病。

(2)對原發病的治療治療血腫的同時須治療原發病,如外耳炎、耳部寄生蟲等,防止反複發作,同時也可以防止繼發膿腫。術後動物搖頭抓耳,煩躁不安時,可以適當給予鎮靜劑,以防血腫複發。

(3)手術治療的時機選擇小的局限性耳血腫貓可自行吸收,也可以用細的針頭皮下穿刺,抽出積血,配合支持療法治療。較嚴重的血腫可用手術切開縫合法進行治療。如果血腫發生時間較短,可暫不急於手術,因為過早手術治療,術後容易出血。待血腫形成較大或10~14天後再手術治療。

【病案分析13%犬外耳道腫瘤(一)病例簡介

犬,4歲,18kg,感染蟎蟲(包括耳道),經皮下注射伊維菌素,雙甲脒水浴後,蟎蟲得到有效控製,但耳垢逐漸呈棕色,惡臭,且左耳內有一個半粒米大小的増生物,並逐漸増生到玉米粒大小,經局部塗擦三氯醋酸和紅黴素軟膏一個月後,外耳道増生物看似消失,耳道壁越來越厚,間隙越來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