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2 / 2)

齲齒是部分牙釉質、牙本質和牙骨質的慢性、進行性破壞,同時伴有牙齒硬組織的缺損,各種動物均可發病。

1.症狀隨著齲齒的發展,逐漸由暗黑色小斑變為黑褐色,形成凹陷空洞,然而齲齒腔與齒髓腔之間仍有較厚的齒質相隔,稱為二度齲齒或中度齲齒,再向深處發展兩個腔相鄰時,稱為三度齲齒。凡是損害波及全部齒冠者則稱為全齲齒,常繼發齒髓炎與齒槽骨膜炎。

犬的齲齒常從釉質開始,常發部位為第一上臼齒齒冠。貓則多見於露出的臼齒根或犬齒。

病初常易被忽視,待出現咀嚼障礙時,損害往往已波及齒髓腔或齒周圍。當齲齒破壞範圍變大時,口臭顯著,咀嚼無力或困難,經常呈偏側咀嚼,流涎或將咀嚼過的食物由口角漏出,飲水緩慢。檢查口腔時輕輕叩擊病齒有痛感。牙齒鬆動,並易引起齒裂,且能並發齒槽骨膜炎或齒瘺。

2.防治平時宜多注意動物采食、咀嚼和飲水的狀態,定期檢查牙齒,早發現早治療。一度齲齒可用硝酸銀飽和溶液塗擦齲齒麵,以阻止其繼續向深處崩解。二度齲齒應徹底除去病變組織,消毒並充填固齒粉,三度齲齒應實行拔牙術。

犬齲齒的治療,對二度以上的齲齒用齒刮或齒銼除去病變組織,衝洗消毒,最後充填修補。如已累及齒髓腔,應先治療齒髓炎,症狀緩解後再修補。嚴重齲齒可施拔牙術。

三、犬牙周炎

犬牙周炎是犬牙齦炎的進一步發展,累及牙周較深層組織,是牙周膜的炎症,多為慢性炎症。主要特征是形成牙周袋,並伴有牙齒鬆動和不同程度的化膿,所以臨床上又稱齒槽膿溢。X線檢查顯示齒槽骨緩慢吸收。以上特征可與牙齦炎相鑒別,牙周袋是齦溝加深而形成,大型犬正常的齦溝深約2mm。

1.病因齒齦炎、口腔不衛生、齒石、食物塞的機械性刺激、菌斑的存在和細菌的侵入使炎症由牙齦向深部組織蔓延導致牙周炎,對於某些短頭品種犬,齒形和齒位不正、閉合不全、軟齶過長、下頜功能不全、缺乏咀嚼及齒周活動障礙等,也可能是引發本病的因素。不適當飼養和全身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慢性腎炎、鈣磷代謝失調和糖尿病等都易繼發牙周炎。

2.症狀急性期齒齦紅腫、變軟,轉為慢性時,齒齦萎縮、増生。由於炎症的刺激,牙周韌帶破壞,使正常的齒溝加深破壞,形成積膿的牙周袋,輕壓齒齦,牙周有膿汁排出。由於牙周組織的破壞,出現牙齒鬆動,影響咀嚼。突出的臨床症狀是口腔惡臭,其他症狀包括口腔出血、畏食、不能咀嚼硬質食物、體重減輕等。X線檢查可見牙齒間隙増寬,齒槽骨吸收。

3.治療治療原則是除去病因,防止病程進展,恢複組織健康。局部治療主要是刮除齒石,除去菌斑,充填齲齒和矯治食物塞。無法救治的鬆動牙齒應拔除。用生理鹽水衝洗齒周,塗以碘甘油。切除或用電燒烙器除去肥大的齒齦組織,消除牙周袋。如牙周形成膿腫,應切開引流。術後全身給予抗生素、維生素、煙酸等。數日內喂給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