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姚梓穎這裏吃了虧的,便都巴巴地跑到了姚老太太麵前上演一段段苦情計來。
為此,姚老太太私下裏也找姚梓穎了解了一下情況。
聽了姚梓穎的分析,姚老太太再看姚梓穎的時候,眼裏所散發出來的光芒異樣的灼熱起來。
她再一次在自己的這個孫女身上,發現了更大的一個優點的。
做為一個高高在上的管理者,不但雖然有敏銳的嗅覺,精準的視覺,完整而清晰的聽覺。她還必須得具備,果決的手段。
在果決之下,姚老太太其實也不差,她能讓姚氏在商界強悍一躍而起,穩穩不倒。
在與選擇與商家合作,或者競爭都必段得有這種果決。
可是,姚老太太卻在人事的管理之上,欠缺了這一份獨特的果決。 姚老太太完全沒有想姚梓穎的居然能敏銳到這種程度。
她一直沒有拖著沒有對那一批老員工下手,也真是因為顧念著舊情。
可是他們現在一個一個都逼上門了,況且姚梓穎已經推行出了新的製度,她自然是不可能不顧及自己孫女的威信跟地位。 因此,在那些人找上門來的時候,姚老太太隻是淡淡地說了一句,姚氏遲早也是要交到姚梓穎手裏的。 也就是因為這樣一句輕描淡寫的話,讓大家都明白了姚老太太的意思,姚氏後繼有人了,姚老太太不會一直坐在姚氏。
想要在姚氏裏繼續生存下去了,就隻能去適應新的上位者。
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姚老太太這種做法雖然很讓這一批跟了他一二十年的老人們失望了,可是她說得必竟都是事實。
她不可能永遠都在這裏,如果隻是因為適應不了推陳迎新,也隻能是卷著鋪蓋滾回家裏啃老本了。 當然就算沒有姚老太太這句話,姚梓穎也同樣能夠就付這些人。
通過這短短的幾個月下來,她已經在公司裏累積到了一定的威望。
姚氏也是從最初開始,它也是從一個小小的公司成長起來的。 在這個成長的過程,那些曾經為姚氏負出或多或少的努力的人,也是來來去去,各自為了各自的利益而東奔西跑,或跳槽或留下。真正跟著姚老太太一路闖下來的其實也沒有多少。 而正是這一部分的人,因為在公司裏積聚了一些威望而煽動人心,讓更多的人,與他們夥同一起反抗。 姚梓穎看到了這樣的一種局麵,也僅僅隻是冷笑。
她當然不會傻得把這些人全部都開除公司,那會讓她很快失掉人心的。
她僅僅隻是針對了一兩個鬧騰的特別凶的人,給開除了。 是真真正正的開除。 果然,那一批人很快就沉靜了下來。 姚氏是大企業,在這裏上班不僅麵子裏子都很有,而且姚氏的福利也好。
一旦真的被開除了姚氏,那麼他們還能去哪會兒? 依姚梓穎的手段的,她既然已經把人給開了,那她就一定能做到讓人找不到工作。
並不是說姚梓穎就是這種心胸狹窄的,而是,通常在麵對新公司主管的提問時都會被問到,既然在姚氏集團做了那麼多年,為什麼又會離開? 為什麼又會離開了?他們當然不能說是被姚氏開除,那將是他們的檔案最敗的一筆。
可是他們又能找出什麼樣的理由讓人信服,離開了姚氏一切都得從頭開始。 工資銳減,福利銳減,就連人氣也要從頭開始積累。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相信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筆明確的賬。 姚梓穎隻是冷眼看著,她看著他們從搖擺不定,漸漸安份下來。 這一個階段僅僅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 姚老太太不由感歎,自己一直想辦卻無法辦到的事情,在她居然就這麼輕而易舉的解決了。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啊。 姚老太太不服老都不行了。 姚梓穎用好的鐵血手腕再一次證明了自己,她不並害怕光芒太甚,畢竟她就是想藏也是藏不了多久了。
從奶奶的態度上來看,他似乎已經有了隱退之意,如果她想盡快解決姚氏內部的問題,就必須速戰速絕。 姚氏剛剛經曆了一場浩劫還需要時間去修複。 內部改革之後,果然掀起了一股新起之風,姚氏內部的竟爭力頓時也變得激烈起來。大家都在揣測,姚老太太這樣默認姚梓穎的作為,那是不是意味著他即將在退位了? 如果姚老太太退位了,那姚梓穎無疑就是下一任的董事長了,作為姚氏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