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一不小心,大到談婚論嫁(3)(1 / 1)

要做就做物質女人

我的理想,就是要做一個物質女人。別人問我的時候我也是這麼說的,我從來不覺得羞恥,因為我從來不覺得物質本身有什麼不好。我僅陳述如下主張,如果你覺得有趣,可以微笑,如果你覺得無趣,可以不笑。但是,這隻是種生活方式,概括地說,物質可以令我生活得更好。而好的生活,是我這樣的女子所無法拒絕的誘惑。

1、花錢買新衣。

青春是種如水的紀年,年輕的時候我們沒錢,有錢的時候我們不再年輕。所以,在我們正年輕,並且還算有點錢的時候,要買若幹明媚的衣裳,因為燦爛是年輕的特權,不能讓美麗成為生命即將停止時揪心扯肺的遺憾。

2、買雙漂亮鞋子。

鞋子是女人的心事,一雙高貴的鞋子可以令簡單的衣裳好像ESPRIT本季的新款;一雙蹩腳的鞋子也可以令ONLY像足三十元起價的庸脂俗粉。在某種程度上,不是衣裳決定鞋子,而是鞋子烘托衣裳。而某種貼近腳掌的舒適,更代表著對待自己的態度。

3、買個精致的手袋。

女人的精致在細節,晚宴觥籌交錯的燈光下不是所有包包都上得了大雅之堂。把隱私以精致的方式保護起來,這種態度是對自己的恩惠。“男人看腰,女人看包”,這句話告訴我們,這個小小的物件,可以讓你看上去更高貴。

4、買一套齊備溫和的護膚品。

每天早晚滿足潔麵乳——爽膚水——潤膚露——眼霜的步驟即可,程序不宜太繁,品牌切忌混雜。專一是種精神,並且因為這樣的刪繁就簡,也就更不需要為了省幾十元而挑些超市貨架上的瓶瓶罐罐。不能敷衍自己,當然更不能敷衍自己的臉。

5、美容不庸俗。

既然已經無法選擇生來的容貌,那麼至少可以對自己的身體好一點、再好一點。美容店裏的一小時,氣定神閑的休憩,讓肌膚與心靈,同時得到自由的呼吸。這是功德。

6、定期做個新發型。

沒有誰的眼睛會真的習慣一成不變,沙漠上廣袤的黃沙隻會令我們審美疲勞。換個新發型,換個好心情。JIJI唱:我剪短了我的發,剪掉了牽掛。這個世界上讓女人牽掛的事情總是繁複糾纏,適當的修剪是種幸福。

7、買高檔內衣。

外套是穿給別人看的,內衣是穿給自己的。精致、舒適、美麗的內衣是對自己身體的撫恤,也是婚姻與愛情的催化劑。

8、每月花錢買好書好碟。

書是使女人年輕、睿智的武器,知識的更新關係到職場的命運。而那些碟片,與小資無關,隻是鏡頭閃爍間,“美感”本身已有打動人心的力量。在無數次對於“美”的共鳴中,我們漸漸變得理智而豐富。要知道,女人的優雅,是自內而外的煥發。

9、定期和女性朋友聚餐。

聚餐是種溝通的方式,哪怕是AA,卻在閑散話題裏碰觸彼此思想的火花。場所很重要,往往正是那些賣弄情調、消費不菲的地方,提供了我們所需要的氣氛與格調。和誌同道合、同樣接受過良好教育的朋友聊天,時間走得很快,收益同樣很多。

10、時常出去走走。

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飄渺間多的是放鬆的心情開闊的眼界。井底之蛙在古代患的是短視症,在今天一定會患抑鬱症。除了頭頂那方藍天,至少我們可以知道世界的廣闊。我很想去盧浮宮看一尊叫做《阿波羅與達芙涅》的雕塑,我說過,它的光澤與流暢線條裏的愛情會讓我流淚。

11、要學會乘坐計程車。

一絲不苟的儀容,儀態萬方的舉止,關鍵時刻不能在公交車上亂了分寸。大城市裏計程車的費用動輒十幾、幾十,可是這樣的步驟不能忽略。

12、給心愛的男人做修葺。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一個有品位的男人是一個有品位的女人所一手打造。可是如果是從男人腰包裏掏錢為其做修繕,這樣的過程隻能叫做“反諷”。

……

所以,我堅決擁護做一個物質女人。做女人要懂得對自己好,沒有理由在有限的生命中對自己刻薄,要關心自己,包括自己的身體以及心靈。做女人也要對身邊的人好——那個一路上至關重要的男人、幾位扶持自己長大的老人、牙牙學語的孩子——物質是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慰藉,帶著關懷的溫度,貼近他們的身。

當然,我要說的是,追求物質沒有錯,隻是有一個必要的前提,那就是:關於物質,我們要憑借自己的智慧,以更加努力、勤奮、正當的工作來獲取。因為,花自己錢的女人,憑借才學擁有物質的女人,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