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事件”與無聊文化
隨筆
作者:韓浩月
網友的偶然發現也好,策劃的微博營銷也好,通過李晨的石頭,可以觀察到一些有關情感、有關娛樂、有關社會傳播等有意思的現象。
一位叫李晨的明星,送給現女友張馨予顆心形的石頭,結果前模特女友迪麗娜爾在微博曬出同樣心形石,並說了一句話:“你是批發了一堆麼?”網友通過搜索發現,李晨還送過好友劉芸顆心形石頭,送給媽媽三塊心形石,且看網友是如何吐槽的——“湊齊七塊石頭,可以召喚神龍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李晨半夜磨石頭”,“泡妞利器,李晨專用。買10送3還包郵,一口價7元!”,“如果說你要離開我,把我的石頭還給我,在你身上也沒有用,我可以還給我媽媽。”
這是起有趣的娛樂事件,也有人懷疑這是一次高明的微博營銷,如果不是因為一顆石頭的遭遇,不是當紅明星的李晨也不會在媒體上博得如此大的版麵。但是網友的偶然發現也好,策劃的微博營銷也好,通過李晨的石頭,還是可以觀察到些有關情感、有關娛樂、有關社會傳播等有意思的現象。
對於李晨的石頭瘋狂的傳播,已經到了傷害明星隱私權的邊界地帶。當然,微博是個公共平台,既然明星敢於在這個公共平台上秀私人情感,就應該有承受外界品頭論足的心理準備。我也理解絕大多數網友隻是善意的調侃,但如此眾多的調侃疊加在一起,包括時不時出現的諷刺與謾罵,對當事人而言說沒形成壓力是不可能的。
如果送石頭的不是一個明星,而隻是一個普通網友,相信不會有這麼多的諷刺聲音,說不定那塊石頭還會被命名為“屬絲的泡妞法寶”。之所以現在李晨被推到輿論中心,除了明星天然聚焦吸引力外,恐怕這個事件還激發了人們內心深處的些觀念。
通過“石頭事件”,還是能看到一些社會心態的呈現,比如對娛樂圈人士的不信任,這些年明星的情感生活頻繁曝出負麵新聞,讓大夥一會兒“不相信愛情了”,會兒“又相信愛情了”,這種龍卷風樣來去的“信與不信”,重複的次數多了,就成了“狼來了”的故事,對於明星愛情,祝福的少了,懷疑的多了,這何嚐不是大眾心理的種投射?坦白說,我們對自己的愛情又有多少信心?表達下對美好愛情的憧憬,對借愛情炒作的反感,對切虛情假意的憤怒,這成了吐槽明星愛情的一種模式。坦白說,這不是種好的現象,人們應當放棄對明星情感生活的過度關注,更應珍惜自己當下的心境。
“石頭事件”是網絡無聊文化的一起代表性事件,它的發生,轉移了網友對公共事件的關注,讓那些對貪官汙吏的追責、對公共事務的探討迅速降溫。在新聞時效性隻有兩三天甚至隻有一天的信息時代,對於無聊事件的連環追捧,會無謂消耗掉人們的精力。所以,還是重複一個觀點,對待“石頭事件”這樣的八卦花邊,笑笑過去就算了,比這有趣或有意義的人和事情有許多,更值得我們去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