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有三說,巧者為妙。“活”話和“歪”話,就是兩種很巧妙的說話藝術。
活話,就是說話時要留下變通的餘地,不能將話說“死”,說得絕對;說得太絕對,往往會使自己作繭自縛。歪話是一種變形誇張的活話,更多的時候表現出一種調侃中的機智與幽默。以活潑對沉悶,以善變對保守,常常令僵局解凍,窘境冰釋。
說活話與說歪話都是語言表達中的應對突然變故的技巧,它體現了說話人思維的敏捷,應變的機智。不會說活話、歪話,當你一旦麵對困境,便極易陷入被動。所以,把話說“活”,把話說“歪”,不僅要練好嘴皮子,還要善於動腦子。
1.活話與歪話的涵義
活話難以捉摸,留有餘地;歪話貌似荒誕,充滿調侃。不論是活話還是歪話,都是智慧靈光的迸發,都是口才藝術的結晶。
“一言九鼎”、“一言興邦”,由這兩個成語可見說話也有著巨大的功效與魅力。
其實語言的魅力就在於說話中所表現的思想與智慧,在於說話者所表現的風度與品位。
話不可說死,因為把問題絕對化了也就失去了解決問題的任何可能。話不要過正,因為過於一本正經往往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之,說活話,說歪話,在很多情況下,更能代表語言的藝術,更能有助於問題的解決,困境的突破。
(1)“活”話:靈活應變,妙語補遺
說活話,即說一些內容不確切的話、語氣不肯定的話。在人際交往中,遇到意外情況或事件,如記者來訪,隨時問卷,要求當場回答;適逢會議即興發言;言語交際中突然有人發難、質問、挑剔,或插話譏諷,或反駁挑釁等等,針對具體情況據理回複,以求果斷、恰當、得體,做到圓滿周延而無遺漏,恰到好處而無破綻。
(2)“歪”話:看似荒誕,實則正經
說“歪”話,即說歪曲、詭辯、荒誕的話,它是以一種調侃的心態,隨心所欲地對一個問題進行任意的解釋,硬將兩個毫不沾連的東西生拉硬扯在一起。說歪話可以使我們從不利的境況中解脫出來,或減弱不利情勢。念好“歪經”也是一個人聰明才智的體現。
說話妙語:
亦正亦邪,是說好“活”話,說妙“歪”話的“無間道”。水至清則無魚,話太正則無生機。
2.說“活”話的“絕”竅
人有許多種活法,話也有許多種說法。話說得活,說者舒暢,聽者高興,常常會妙不可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想達到這種效果,須掌握說活話的訣竅。
而同樣的話,如果說的過死,說的不得體,則會使人陷入窘境。說活話的秘訣會助你絕境逢生,遇難呈祥。
(1)轉移話題
一般情況下,人們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使用語言的內涵和外延都應是確定的,要符合邏輯的同一律,不能任意改變概念的範圍。然而,在某些特殊的場合,人們又可以利用言語本身的不確定性和模糊性來“偷換概念”,使對話雙方話題中的某些概念的本質含義不盡相同,以求得特殊的交際效果。
當然,我們在運用話題轉移說活話時應該注意到,轉移了的話題與原話題應有一定的聯係。
還有,麵對僵局,通過巧妙地變換話題,可以改變緊張的氛圍,使雙方在和諧的氣氛中重新討論有爭議的問題,達成共識。因為,巧妙轉移的活話,已經消除了雙方溝通的障礙。
在說活話中,必須注意兩點:[1]自然得體。既不能糾纏分歧,又不能離題太遠,要圍繞預定的目標,循序漸進,環環相扣,逐漸進入和諧的佳境。[2]情理交融。使用的語言既要有情又要有理。隻有這樣,才能感人,說服人,取得理想的轉換效果。
(2)融入幽默
記得一位幽默大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懂得幽默,能說幽默話的男人是最佳男人,長得醜一些是無所謂的。”幽默是一個人內在氣質的表現,一個人內在氣質的美,勝過外表的美。無論何人,隻要充分運用自己的睿智,隨機應變,用幽默的言辭以緩和窘境,這就是一種成功。它能化衝突為喜悅,變危機為幸運,即使在充滿火藥味的場合,也可以成為最佳的緩和劑,幫助你擺脫困境。
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幽默都可以起到解圍作用,因為在窘境中人們的自尊心極易受到損害。若幽默不當,則不僅不能解圍,反而會使人更加受窘。能用幽默解圍,其成功的關鍵在於:理解人家的心情,維護別人的尊嚴。須使處於窘境中的各方都能夠接受,既能遷就別人又無損於自己。
(3)角色認同
設身處地,角色認同,實際上是交際中經常運用的攻心戰術,即把對方與自己的距離拉近,使對方進入角色。有人說,世界上最難走的路,是心與心之間的路,其間布滿坑坑窪窪,甚至諸多的陷阱。然而,隻要用真誠來鋪設,這條路將會與柏油路一樣,平坦光滑,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