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見證講的任何一句話比你說的100句話還管用。
——喬·吉拉德
讓顧客自己體驗營銷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曆,當你去一個水果攤上買水果的時候,你常常會問老板:“你這蘋果甜不甜?”“這個橘子不酸吧?”如果老板心不在焉地回答“應該很甜吧”或者是“不太酸”之類的話,你十有八九會轉身走掉,或者再繼續看其他的水果。
但是如果老板這樣說:“要不您自己嚐一嚐?我說是甜的,可能你也不會相信。”老板這樣說的話,你十有八九就會在這家水果店買水果了。老板的問話,會激起你的嚐試欲望,也說明老板對自己的水果有信心,會給你一個正麵的暗示“他的水果是甜的”。當你嚐了以後,隻要不是特別差,你也不好意思吃完就走,至少也會礙於情麵,買上一些。
水果店老板的這種方式就是利用親自體驗,增強顧客對他的信用。要知道酒香也怕巷子深,不僅僅要產品好,市場宣傳、服務都要跟上才行。所以,在購買時,客戶的體驗和感受也成為影響顧客購買的因素之一。顧客親自體驗了產品,才會知道是好是壞。這種方式也稱為“體驗式銷售”。
一位西裝筆挺的中年男士走到玩具攤位前停下,售貨小姐站起來迎上去。
男士伸手拿起一隻聲控玩具飛碟。
“先生,您好!您的小孩多大了?”小姐笑容可掬地問道。
“6歲!”男士說著,把玩具放回原位,眼光又轉向其他玩具。
小姐把玩具放到地上,拿起聲控器,開始熟練地操縱著,前進、後退、旋轉,同時又邊說著:“小孩子從小玩這種聲音控製的玩具,可以培養強烈的領導意識。”接著,售貨小姐把另一個聲控器遞到男士手裏,於是那位男士也開始玩起來了。大約兩三分鍾後,展示小姐把玩具關掉。
“這一套多少錢?”
“450!”
“太貴了!算400好了!”
“先生!跟令郎的領導才華比起來,這實在是微不足道!”展示小姐稍停一下,拿出兩節嶄新的幹電池,說,“這樣好了,這兩節電池免費奉送!”說完便把一個原封的聲控玩具飛碟,連同兩節電池,一起塞進包裝用的塑料袋遞給男士。
男士接過玩具問道:“不用試一下嗎?”
“品質絕對保證!”展示小姐送上名片說,“我們公司到貴單位辦展示,已經交過一筆保證金!”
一個出色的銷售人員,要了解消費對象,用最有效的巧妙語言誘導消費,並給人們留下不容置疑的印象。演好各種角色,才能深得顧客的歡心,促進商品銷售。
“體驗銷售”的模式開始於娛樂業,例如迪斯尼樂園,他們並不提供產品,也不提供服務,他們向顧客銷售的是“快樂體驗”。
例如,銷售員在銷售洗手液的時候,可以先把一瓶洗手液給客戶看,然後拿出樣品,打開瓶蓋,在取回讓客戶觀看瓶子時往他的手心裏滴上幾滴洗手液,問:“感覺怎麼樣?一點也不粘手吧?”諸如此類。如果你銷售機器,可以提供一部分試用機器;如果你是銷售食品的,可以讓客戶先品嚐一下;如果你是銷售藥品的,可以先將統計數據結果告訴給客戶……這些都不失為銷售的好方法。
總之,銷售員在與客戶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建立起和諧及互信的關係,並且清楚地了解到客戶的需求,這樣就可以引導客戶進行體驗。在體驗過程中,銷售員就能夠從客戶的反應中看出客戶的購買點。
“這件衣服顏色(款式等)不太適合”
顧客在試用(穿)商品的過程中,常常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對於商品的顏色,也是常被提及的。
顧客經常會說:“我覺得這個顏色不適合我。”而店員的回答也大多數是:“那您覺得什麼顏色適合你呢?”這樣的說法顯得店員缺乏主見。即使顧客穿上該顏色的衣服很好看,可由於店員的“軟弱”也無法將商品售出。
“這種顏色很好啊!”這樣說法很沒有說服力,什麼叫“這種顏色很好啊”,“顏色好不一定對每個人都適合”,顧客可能會這樣反駁你。
“這款隻有這個顏色!”即使真的是事實,你也不應該說出這樣的話。你這樣的話無疑是在拒絕顧客,讓顧客走出你的店。
如果你並不知道顧客不喜歡某顏色的真正原因,那麼你永遠都無法真正被說服顧客。店員一旦遇到顧客說某顏色不適合,首先要學會探詢和聆聽,隻有聽好才能說好,隻有了解顧客真正的抗拒原因,才能有針對性地加以說服,否則很難成功交易。
所以,當顧客說“我覺得這個顏色不適合我”的時候,店員既不能為了迎合顧客的意思而喪失自己的立場,也不能不顧顧客的需求和實際情況而盲目自信,而應該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巧引導顧客作出正確的選擇。店員可參考以下說法:
店員:“女士,您是不喜歡這種顏色,還是覺得這種顏色不適合您呢?”
顧客:“這種顏色太豔麗了,不適合我這個年齡。”
店員:“你覺得黑色或灰色怎麼樣?我拿來你再試試好吧?”
顧客:“好的。”
店員:“這件灰色的非常合適,我看您肯定是一位女強人。在職場上,灰色是比較內斂、最不容易出錯的顏色。您還可以配上其他顏色的服飾,通過局部變化來增加一些跳躍的感覺。”
顧客:“我感覺也好多了。”
還可以通過一步步引導,讓顧客選出喜歡的顏色。
店員:“那您喜歡什麼顏色呢?”
顧客:“不知道。”
店員:“這款有紫色、藍色、米白色、淺粉色和淡黃色,您喜歡哪一種顏色呢?”
顧客:“我好像比較喜歡淺一點的顏色。”
店員:“那您可以告訴我您準備在什麼場合用嗎?”
顧客:“上班的時候用。”
店員:“如果您想在上班時讓人感覺有活力又不失女性的溫柔,我建議您選擇米白色和淡黃色。您的膚色屬於秋天係列,米白色和淡黃色是最適合您的,您覺得哪種顏色最好呢?”
顧客:“哦,那就選米白色吧!”
當顧客對顏色提出的異議時,店員要通過正確的詢問和傾聽,冷靜、沉著地辨別出顧客異議的真偽,並且引導顧客向正確的方向思考,這樣做往往可以贏得顧客的尊重與信任,同時又可以極大地提升銷售業績。
顧客在試用(穿)商品時,通常對款式也會挑出很多的意見,例如,“這個款式太老土了”,“這個款式太普通了”,“這個款式太舊了”等等。
如果店員回答:“不會呀,這個款式挺新潮的。”簡單否定顧客,沒有說服力。你要說新潮的話,應該擺事實講道理,而不是一句“這個款式很新潮的”一語帶過。
“普通的才是大眾的。”無疑是默認了顧客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