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全紀錄 特殊曆史時期召開的錯誤的大會——中共九大(1 / 3)

紅色記憶

作者:胡柏

1969年春天,在全國(除台灣省外)29個省市自治區先後成立了革命委員會,實現了所謂“全國山河一片紅”半年後,中國共產黨在北京召開了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大會的代表共1512人,代表了當時的2200萬黨員。九大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曆史條件下召開的一次帶有特殊性質的大會,是“文化大革命”災難和內亂的產物,可以說是在特殊曆史時期召開的一次錯誤的大會。

九大召開的前奏

八大黨章規定:“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每屆任期5年”,而八大到九大已時隔13年。為什麼不能按照黨章規定的時間開九大?簡單地說,這與“反修防修”的鬥爭一直沒有達到毛澤東預期的結果不無關係。

1960年後,不斷激化的中蘇論戰使毛澤東錯誤地認為社會主義國家產生修正主義並非偶然現象,而是有深刻社會根源的規律性現象。在國際“反修”的同時,毛澤東在國內也進行了“防修”的實際部署。為了防止蘇聯的“悲劇”在中國重演,他親手點燃了“文化大革命”的熊熊烈火。

“文化大革命”的過程,是國內“反修防修”的過程,也是九大準備的過程。

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發動“文化大革命”的“五一六通知”。8月,八屆十一中全會批準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即“十六條”)。閉幕式上,毛澤東第一次提到準備在明年適當的時候召開九大。然而,“五一六通知”和“十六條”出台後,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風暴席卷全國,批判“資產階級司令部”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出現了“打倒一切、全麵內戰”的混亂局麵。在造反派“向走資派奪權”的鬥爭方興未艾時,於1967年召開九大顯然已經不可能。

1967年11月5日,從外地視察回到北京的毛澤東找“中央文革”碰頭會成員談九大籌備問題,他說:“打了一年多仗,搞出了不少壞人。現在要打出一個黨來。”他還指示張春橋、姚文元就九大召開問題,在上海作些調查,擬出幾條征詢意見。11月21日,“中央文革小組”借群眾的名義向全國發出《中央關於征詢對召開“九大”的意見的通報》,提出五條指導思想。12月,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小組”相繼發出《關於整頓、恢複、重建黨的組織的意見和問題》和《關於進行修改黨綱黨章工作的通知》,同時著手準備提交九大的關於劉少奇的最後定性和處理問題。

1968年9月,全國除台灣省外,各級“革命委員會”相繼成立,實現了“全國山河一片紅”,這在毛澤東心目中是一件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大事。他用“是時候了”四個字,表達了興奮的心情。按照毛澤東的設想,劉少奇作為“走資派”的總代表被打倒了,各省的代理人現在也被打倒了,要由“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就要在肯定“文化大革命”的格局下,通過黨的代表大會,重建黨的組織機構。10月,八屆十二中全會在“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召開,這是一次為九大做直接準備的會議。會議全麵肯定“文化大革命”;批準了《關於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罪行的審查報告》,作出撤銷劉少奇黨內外一切職務並永遠開除出黨的錯誤決議;討論和修改了黨章草案,通過了九大代表的產生辦法。會議公報宣布:“全會認為:經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風暴,已經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為召開黨的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準備了充分的條件。”

從1969年2月開始,九大籌備工作在“中央文革小組”領導下緊鑼密鼓地展開。毛澤東在九大預備會上提出以總結經驗、落實政策、準備打仗作為九大的任務,這三句話亦成為九大的指導思想。

異常的代表構成和不尋常的保密措施

召開黨的代表大會,首要工作就是選舉出席大會的代表。按照八屆十二中全會提出的“充分民主協商,高度集中”的原則,各地紛紛“推選”代表。事實上,當時全國各級黨組織都處在癱瘓狀態,絕大多數黨員都沒有恢複組織生活,通過正常程序選舉代表的條件並不存在。因此,所謂“充分民主協商”,主要是聽取各造反派組織的意見,由各級革命委員會與各造反派組織負責人協商決定。所謂“高度集中”,就是中央集中到中央文革,地方集中到各級革命委員會或直接由上級部門指定。如此推選,不僅使革命委員會負責人、造反派頭頭和支左的解放軍人員占了代表的多數,而且林彪、江青一夥的爪牙、品質惡劣的幫派骨幹都成了代表。甚至出現了非黨員代表在內定為代表後匆匆補辦入黨手續、在進京的列車上突擊入黨、沒有來得及履行入黨手續就出席大會的不正常情況。而半數以上的八屆中央委員、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卻被剝奪了參加九大的資格。毛澤東對九大代表一事過問較少,他隻對有人提議將江青列為中央委員候選人、並任常委兼中央組織部部長表示反對,批示:“徒有虛名,都不適當。又,李訥、毛遠新二人不宜為代表。”

與八大開放的風格不同,九大采取了高度的保密措施。沒有公布開會的時間,不邀請外賓,也不準記者自由采訪。代表們到北京後,分別住在北京飯店、前門飯店和京西賓館。各賓館警衛森嚴、大門緊閉,代表們被通知“五不準”:不準會客、不準寫信、不準打電話、不準透露會議情況、不準外出。出席大會開幕式時,各代表團都是秘密進入人民大會堂,直到4月1日晚黃金時間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新華社發布的會議公報,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才知道九大召開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