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都城燕京是一座古老而又雄偉的城市,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是曆代王公大臣居住的地方,充滿了古老建築群,隨處可見某某封號英雄的雕像,第幾代國王的題字,是文化和曆史的見證者。而外城則是符文科技化的現代大都市,符文科技飛船,符文軌道車···隨處可見,彰顯著符文科技的巔峰。
水木學院就坐落於在外城的南邊,一座座現代化的教學樓盡然有序的排列著,其中一座高聳入雲的雕像林立在學院的最中心,這座雕像,據說是華夏的第一代國王,也是華夏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英雄,每一位入學和畢業的學生都會在它麵前宣誓,成為一名英雄。可以說是整個華夏的精神文明象征。
水木大禮堂會議室,台上,台下坐著數百人,裏麵的任何一個人,如果讓外人看見都會令人乍舌,這個華夏的高層百分之八十都在列,市長級別的都沒有資格坐在其中,更不要說主席台上的那幾位了,這絕對是華夏的最高會議。
主席台隻有五位,中間的是現任華夏國王,那位慈祥的像鄰家老大爺的國王,雖然他從沒表現過黑暗一麵,但是卻沒有任何人敢忽視他,全靠他的睿智,而現在蒸蒸日上的華夏就是最有利的證據。
國王左邊是現任水木院長,身穿灰色旗袍,白發蒼蒼的老者。半神級封號英雄,封號先知,擁有強大神通可比肩第一任國王的強者,現如今華夏的最強者。
國王左邊第二位則是華夏唯一的一位元帥,掌控著全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軍隊,長得猶如張飛的彪形大漢,但是卻不像張飛那樣有勇無謀,畢竟一國軍隊的最高統帥,沒有過人的智慧,早就被拉下馬了。神級封號英雄,封號戰爭之王,直接或間接死在他手上的人超過百萬,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也是他封號的由來。
國王右邊是華夏四大家族代表者李家家主,神級封號英雄,華夏之翼,據說四大家族是第一任國王的直係後代,妥妥的皇族。
是不是覺得有什麼不對?華夏雖然一直延續的王製,但是每一任國王都是全民選舉,而不是一直留在某一個家族中,每10年一次選舉,有德者居之。
右邊第二位是一位身穿黑袍的老者,沒有軍銜,沒有名字,沒有檔案,隻有代號的三無黑戶,卻能坐在上麵,讓在場的人不敢說一個字,是因為他是唯一擁有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斬殺現場百分之九十以上人的權利,他和他的手下就是古代的錦衣衛,或者說是死士,不過唯一的區別就是他們隻忠於華夏,而不是某一個人。換個現代符文網絡上的說法,華夏的死忠腦殘粉。一但讓他們覺得你危害了華夏,就等死吧。同樣是神級封號強者,至於封號則不得而知。
有人說過這麼一句話,國王會背叛華夏,都比他們會背叛華夏的可信度高。
“你們剛才也聽了劉元帥的這次戰爭的總結,也明白為什麼麵對本日王國的突然偷襲,我們會損失慘重的其根本原因是什麼吧?所以我讚成木院長的學校變革提議”國王老爺子嚴肅的說道
所有人都明白,為什麼會損失慘重,因為這裏麵還有一部分他們的原因,畢竟每個父母都是願子成龍,願女成鳳,送自己的孩子去水木那是必然的,當然不是走後門,已木院長的為人,後門根本走不通,但是通過一些關係,特殊訓練,讓自己的子女達到進入水木標準也不是不可能。
就比如說以前的實戰擂台戰鬥,考核人員肯定不可能下死手,而學生也不可能打的過,那麼問題來了,怎麼算通過呢?當然看學生的表現了,直接上來就是連招加大招,既好看打的漂亮又能對考官造成一些麻煩或傷害,你說都能對考官造成一些麻煩或傷害的學生,是不是優秀的學生呢?這就是“雖敗猶榮”,哪收不收呢?
但是要放在實際的戰場中,嗬嗬,這種人就是sb,大招連招一放自己都沒有能戰鬥的能力,完全是魚肉的節奏啊。
就是這些學院派英雄畢業後再加上父母的關係跑到基層去鍍鍍金,直接就成龍成鳳了不是嗎?結果就是這群會擂台表演,沒見過血,沒上過戰場,隻會紙上談兵,見到妖獸都能尿褲子的學院派英雄麵對本日王國的軍隊,能活著回來就已經偷著樂了。
當然不能說所有人都是這樣的學生兵,但畢竟大多數是這樣的。
“首先學院招收學生將不再以理論的分數線為第一標準”木院長接口說道。
隻會理論,不會實踐,有個蛋用,知識再高不能把它變成力量,不是紙上談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