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1 / 2)

燕雀安知鴻鵠之誌

秦朝末年,沉重的賦稅、繁重的徭役和殘酷的刑罰,逼得百姓怨聲載道。秦二世大興土木建造阿房宮、築長城、守嶺南,更是讓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

陳勝從小就是個有誌氣的人,他給地主打長工的時候。有一天,他跟一起種田的夥伴們說:咱們將來誰富貴了,都不能忘了老朋友啊!

結果被大夥兒恥笑了他一番:“都是賣力氣的人,哪兒來的富貴可言呢?”

陳勝歎氣,自言自語道:“燕雀怎麼能懂得鴻雁的誌向呢!”

紮營大澤鄉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征調九百多名農民去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戍邊,陳勝吳廣皆是被選之人,皆為屯長,可天不遂人願,當眾人行至大澤鄉,突然連降大雨,根本無法行走,他們隻好紮營準備天晴再上路。

當時的秦朝律例非常苛刻,被征的人如果誤期,就要被砍頭。眼見大雨不停,大家心裏都十分惶恐。這時候,陳勝和吳廣私下商量:“這裏離漁陽還有很遠,我們怎麼也趕不上限期了,難道我們要去送死嗎?”

吳廣當即回應道:“要不,我們逃吧!”

陳勝說:“與其被殺,不如我們造反吧,同樣是死,還不如為國家而死,秦二世無道,百姓這些年都受了很多苦。我聽說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兒子,本不應該當皇帝的,當立的是公子扶蘇,現在秦二世已莫須有的罪名殺了扶蘇,可百姓並不知情;還有百姓們都很愛戴的楚國大將軍項燕,他曾經立功無數,但如今不知去向,生死未知,現在我們就以這兩位名人之名來號召天下,一定會得到響應的!”

這話得到了吳廣的讚同。兩個人便緊鑼密鼓地策劃和組織起來。

他們拿一塊寫著“陳勝王”(第四聲,陳勝要為王的意思)的白綢,塞在魚肚子裏,士兵買魚回去,剖開後,看到裏麵的字,都驚訝萬分。

夜裏,吳廣偷偷跑到附近的一座破廟,點起篝火,模仿狐狸叫聲大喊:“大楚興,陳勝王”。

揭竿而起

第二天,大夥看到陳勝後,都對他非常好奇,忍不住都在背後悄悄議論這些奇怪的事情。陳勝和吳廣看時機已到,吳廣就數次故意激怒朝廷派來的軍官,適逢一天兩個軍官喝醉了酒,吳廣故意激怒他們說:“反正誤期了,還是解散大夥吧!”那個軍官一聽,十分憤怒,拿起軍棍就開始打吳廣,並拔出寶劍來威嚇他,這引起了兵士們的極度不滿。吳廣順勢奪劍砍死了一個軍官,陳勝也迎上去,殺了另一個軍官。

此時朝廷軍官已經被殺,兵士們也手足無措,陳勝把他們都召集起來說:“我們現在遇到了大雨,按照朝廷律例誤期是要被砍頭的,假使我們僥幸逃過此劫,戍邊之人十有六七是不會活著回來的。堂堂男子漢大丈夫,要死也要在成就一番事業後再死,怎麼能白白送死呢,我們都可以當王侯將相,那並不是命裏注定的!”

大家一聽,個個鬥誌激昂,高喊:“我們聽你的!”

陳勝便叫士兵們搭台,以公子扶蘇和項燕的名義發號施令,並做了一麵寫著“楚”的大旗,以兩個朝廷軍官的頭祭旗,發誓一定要同心協力推翻秦朝。

九百多名農民占領了大澤鄉,陳勝和吳廣被推為首領,不久陳勝稱王。附近的農民都拿出糧食支援他們,許多青年農民都拋棄農業從軍,他們紛紛把鋤頭鐵耙作為為兵器,沒有足夠的武器和旗子,大家就砍了木棒做武器,削了竹子做旗杆。

曆史上第一支農民起義軍就建立起來了,陳勝和吳廣農民起義之後,各地也接連出現了殺貪官汙吏的情況。

他們的起義最終雖然失敗了,但卻拉開了中國農民起義的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