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六十三章 渾澤縣人的忠義(1 / 2)

周老先生站在椅子上,深深的歎了一口氣,望著眾人翹首等著他說話,他開口道:“老朽今年七十有三,也曾隨夫子學過一點學問,對這渾澤縣也算有點小小的恩情,不知道大家可還記得?”

“記得,當然記得,要不是周老先生,渾澤縣在十多年前就是一座鬼城了。”下麵有人喊道。

“好,既然還有人記得這些小恩小惠,那老朽接下來的話就好說了。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訴你們當日下達屠城命令的將官是老朽的親戚,老朽當日為大家求情隻是為了以後的聲名,你們會不會把老朽拉到斷頭台梟首示眾呢?”

周老先生一席話說完,下麵安靜的可怕。

“事情不辨不明,大家一定會說都過去十幾二十年了,誰還來追究當日之事?的確不會有人再追究了,就算有人追究當日之事的是非曲直,現在誰又會想著要殺我這老朽?話說回來,就算回到十多年前,就算你們聽說下令屠城的將官是我親戚,你們又會怎麼做?”這個問題是細極思恐的,回到十幾年前就算聽說周老先生跟那將官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他們敢殺周老先生嗎?他們最多隻能裝作不知情。這也是周老先生為後麵的話語做下的鋪墊。

“咱們言歸正傳,咱們渾澤百姓世世代代生活在這渾澤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兢兢業業,皆為淳樸的鄉民,老祖宗就曾告誡我們,要積德行善,要知恩圖報,老朽這句話說的在不在理?”周老先生先是在大家心中定下一個基調,隻要他們都認同了這個基調,他們自己也會將周老先生的後麵的話往基調上套,不得不說這周老先生遊說之能的確非同一般。

“有人點頭了,說明老朽這些話都有道理的,那老朽今天就倚老賣老說個痛快,將老朽這麼多年積攢的話全都說出來,大家自己來判斷老朽的話對還是錯。”

他先是回憶了秦國滅楚後著渾澤百姓自強不息的精神,說了良久突然話鋒一轉:

“今日之事的起因因為那離奇死去的五個人,大家都認為這事一定是玄陽上人為了泄憤而殺,隻因他們帶頭要拆了玄陽祠。我想請問大家,如果真是玄陽上人殺了那五個人對他有什麼好處?他殺完人就離開,讓大家認為他畏罪而逃,大家第一件事不就是拆了玄陽祠嗎?”

“如他這麼精明的人會做這種事?千方百計弄出來的玄陽祠就因為這件事被拆?昨日那麼多人在鬧,事情鬧的那麼大,都沒有拆掉玄陽祠,任何一個長了腦子的聰明人隻會靜觀其變,或者站出來澄清,而不是殺掉帶頭鬧事的人,坐實此地無銀三百兩。”

“但是玄陽上人也沒有澄清,什麼都沒有做,連夜離去了,這是為什麼?因為他的高風亮節,救你們渾澤的事他已經做了,一座玄陽祠他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你們願意拆就拆,願意罵就罵,他自己做到問心無愧就行了。”

“唯獨他沒有想到的是,有人喪心病狂到如此程度,不惜殺人來嫁禍於他。這根本就是一場陰謀,用我們渾澤百姓的正直和愚昧來設計陷害玄陽上人的陰謀。也許他早已看明白陰謀,所以他走了,是不想連累我們渾澤的百姓。”周老先生把“正直”和“愚昧”兩個詞語說的格外重。

“大家試著好好想想,之前有半個月,每日死掉十六個,加在一起兩百四十人,我們請了不少驅鬼的人,都無濟於事,玄陽上人來了,捉了鬼,斷了案,那五天內為什麼沒有人說玄陽上人是龍虎山的魔祟?為什麼等到玄陽祠蓋好了就有人站出來宣揚說玄陽上人是龍虎山的魔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