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傳朕旨意,宣袁天罡、李淳風,同時以朕的名義擬旨昭告天下,朕自跟隨先帝太祖皇帝征戰天下以來,雖為建立大唐盛世,然逢戰必有死亡,雖以戰名,但那些屠戮之輩皆我華夏子民,朕禦極位已十九載,勵精圖治,才創此盛世,今已是知天命之年,每夜午夜夢回之時,便能夢見當年金戈鐵馬,馳騁沙場之雄風。然,上天有好生之德,當年三十六路煙塵七十二路反王已不再,多少華夏好兒女命喪沙場,如今天下升平,朕禦統帥天下道門、佛門,於長安大開道場,超度亡魂,天下修道者、信佛者,於六月初五齊聚長安。”
“命太常寺,將此道旨意以太常寺的名義發往登記在冊的所有道門和佛門廟宇,在發往佛門廟宇的旨意中加上一條,就說玄奘法師取經歸來,朕於長安城與百姓共迎佛法。”
執事太監領旨而去,大殿再次沉靜了下來。
韓飛現出了身形,歎息了一口氣,他悲歎的不是李世民的定計陽謀,而是這樣一代君王所剩不多的壽命。
現在已經是貞觀十九年了,也就是說他隻剩下不到四年的陽壽,如果他能再長壽一點,貞觀之治可能更上一層樓。
李世民的陽謀很簡單,他畢竟是人間帝王,出口成憲,言出法隨,當年在他的旨意下派玄奘西天取經,不可能現在堂而皇之的封禁佛法,如此情況,他隻能抬高道門的地位來抗衡今後可能會發展迅速的佛門,他是君王,從中斡旋,這樣便能夠穩固帝王的地位。
也就是說,他決不允許無論是道門還是佛門一家獨大。
韓飛告辭了李世民,再次下了地府,被黃飛虎帶到了第一次見到後土娘娘的那個小世界。
後土娘娘親自為韓飛沏了茶,目光複雜的望著對麵而坐的韓飛。
韓飛坦然以對,端起茶碗,輕抿了一口,將茶碗放在石幾上,等待著後土娘娘開口。
“時間雖長,卻已經成長起來了,不錯!”後土讚許道。
“謝謝,成長其實也是迫不得已,如果可以,小子寧願平平淡淡的過一生。”
“你在哪裏見到了十二祖巫的遺體?”後土問。
“娘娘請恕罪,這個暫時不方便告知。”韓飛說。
“也罷,你現在應該在找帝江和燭九陰的遺體吧?”
韓飛莞爾一笑,沒有說話,因為他們的遺體韓飛並不重視,闖過玄陽塔第八層,帝江和燭九陰的時間和空間本源他便能得到了。
“看來你是有別的途徑來得到他們的本源了,沒關係,向佛門宣戰,你已經做好準備了嗎?如來可不隻是表麵那麼簡單,佛門也不知是表麵上的佛門。佛門敢與道門抗衡絕對不是腦子發熱,而是他們的確有此實力。”後土說道。
“謝娘娘告知,小子與佛門一戰不可避免,也許這個時機才是最好的時機。”
後土點點頭,“我替三界蒼生感謝你。”
“隨心而為,小子也隻不過是不想自己的道心有所缺失,其實也是自私之舉,當不得娘娘一句謝,更擔不起三界蒼生一個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