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屆山中,猴子本來點撥了兩個小弟子,為了就是怕西天取經的人從這裏繞了過去,但聽聞韓飛說唐僧必定要經過這裏時,就打算散去那兩個弟子。
韓飛告誡他,你在五行山一舉一動都被人注視著,恐怕你那兩個弟子也早就算在這九九八十一難之中了,該如何還自當如何。不然還會令人生疑,恐生變數。
可細聽才知道,那吃了唐僧護衛僧人的精怪魁首就是猴子點撥的一個小妖,韓飛才知道佛門的算計究竟是有多深。
唐僧在劉伯欽的陪伴下來到了兩界山,一到山腳,猴子就大聲的嚷開了:“師父來也!”
自然,師徒兩一番對言,唐僧揭下了六字金字壓貼,猴子一個翻身,振開了五行山,終於在五百多年後重獲自由之身。
猴子又得唐僧起了個混名曰“行者”。
告別了劉伯欽,過了兩界山,有一猛虎阻路,猴子一棍棒結果了猛虎,片下了虎皮,分成了兩塊,一塊圍係在腰間,一塊留著縫製一身衣裳。
一路跟隨唐僧和猴子西行的自然不止韓飛一人,還有奉如來法旨的護教珈藍、六丁六甲、五方謁諦和四值功曹。
隻因靈魂神識修為的緣故,韓飛發現了隱藏在暗中的他們,他們卻未曾發現韓飛。
周星馳的大話西遊中將唐僧演繹成一個絮絮叨叨的囉嗦和尚,韓飛也隻認為大話西遊太過於誇張。
可是尾隨他們才三兩日,才發現大話西遊中的唐僧還沒有真實的唐僧囉嗦,不僅囉嗦,還貪生怕死。韓飛也弄不明白,這麼一個貪生怕死的人,怎麼就有恒心許下大願要走這十萬八千裏取什麼勞什子的三藏真經呢?
直到悟空打死了六個攔路搶劫的強盜。
“你這猴頭十分撞禍,他們雖是剪徑的強盜,就算送到官府,也罪不該死,你雖然手段高明,隻管喝退他們便是,怎麼就都打死了?你這樣無故傷人性命,如何做的和尚?出家人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你怎麼不分青紅皂白,一頓打死,全無一點慈悲好善之心......”
喋喋不休說了半天,也不由猴子分說解釋一二,隻是一味的宣揚佛門弟子的慈悲仁慈之心,即便猴子反駁他一句,他便有十句大道理等在那裏。
猴子一生習氣,哪裏能受得了如此聒噪,按不住心頭大火,佯裝要走的樣子,使了性子,身形一縱道一聲:“俺老孫去也!”就消失不見。
唐僧見猴子走了,又是一頓喋喋不休,點頭自歎,悲怨不已。
猴子自然不會真的離去,此一番自有他的考較,他先是去了一趟東海龍宮,討了幾杯酒,裝作被東海龍王勸說而頓悟的樣子,又往回走,果真如韓飛事前所言遇到了南海觀世音菩薩。
再次回到唐僧身旁的時,唐僧又是一番說教,直到看到解開包袱,看到那光豔豔的錦布直裰和一頂鑲金花帽,猴子眼中厲芒一閃,卻裝作討喜的樣子問道:“師父,這衣帽是東土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