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三九章 求道之心定去路(1 / 2)

中華九州,從道家風水學上來說,自昆侖而源,有三條大的龍脈分上中下盤旋九州大地直入滄海,而這三條大龍脈又衍生九條龍脈。而這九條龍脈都有幹龍、支龍、葉龍、飛龍、潛龍、閃龍、真龍、假龍。這些大大小小的龍脈構成一幅九州巨龍圖,是大龍、中小龍混雜的臥龍圖。

山是龍的勢,水是龍的血,自古以來依山傍水、山環水抱之地都是風水寶地。

廬山懸爐觀。

坐落於廬山深處,依山傍水,終年霧氣環繞,靈氣充裕。真昀對風水之術談不上什麼精通,但也能略窺一二。

懸爐觀的幾間尋常的木製結構的房舍,亦是按照風水布局而設,蘊含八卦五行之理。

真昀畢竟是一個半路出家的道士,對道家典籍所知有限,有些命理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懸爐觀的布局,雖依山傍水,又蘊含五行八卦之理,卻不知天衍四十九遁其一之說,天道之下沒有絕對的生門,也不存在絕對的死地。

勢是好勢,伏潛龍之背脊,有一飛衝天之勢,卻蘊含大凶之兆,但凡真昀的道法再高深一點亦能看的出懸爐觀隱藏的凶兆。九州大地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想占據這些地方,不僅要看道行的高深,還要看五行相生相克之說。

乘龍之勢,沒有一定的道行相壓,又不能借助天地之力化解,那便不是一飛衝天,而是萬丈深淵。

......

廬山下,韓飛在那酒肆待了兩天,也是想了兩天。

龍虎山收藏的道家典籍,韓飛雖然不能全部融會貫通、通曉其意,但也已熟記在心,經常也會在腦子裏想一想那些深奧的道理。

當然,韓飛在酒肆待的這兩天裏,所想之事也並非是道家奧義,而是自己究竟該何去何從。

如果自己沒有沒卷入這一場紛爭之中的話,韓飛一定是會把自己當成是一個過客,最多也隻不過是一個看客。畢竟他來自於未來,他知道後麵兩千多年的曆史進程,如果自己參與進去的話,說不定還會導致曆史軌跡的轉變,在曆史的車輪之下,天下的紛爭從未間斷過,紛爭就意味著有大批大批的人會死亡,這是曆史所決定的。

然而,通過這兩天的思考,他知道,這幾年的經曆,以及自身的因果羈絆,他已經於曆史融為一體了。

當然,如果沒有自己的出現,該發生的事情依舊會發生,紫鳶會找另外一個人來替代自己之前充當的那個角色。但此時的現實是自己已經被動的參與了。

先不說自己現在能不能從這一次的紛爭之中抽身而出,即便是能抽身而出,自己能這麼去做嗎?

求道之心,什麼才是道心,道德經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求道之心,仁義禮智信缺一不可。

如果眼看著魔孽作惡於世,遺禍蒼生,這是道心的一種缺失,自己做不到問心無愧,做不到心無旁騖,做不到風淡雲輕。

自己出生的那個年代的開國太宗說過,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他的意思不是說要執意的違逆天地,而是告誡人們,在遭受到困境和磨難之時,要懷有一顆樂觀、積極的心,戰勝困境,踏平磨難,在看到不公之事時,要有一顆勇敢堅毅之心、一顆懷揣大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