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弘道人,是昆侖山太乙一脈掌門人本宣道人的師兄,也是昆侖山九大長老之一,他本人浸於陣法研究已有兩百多年,在陣法一途上,本弘道人,自認當今天下,他至少能排進前五,所以這一次下山,他當仁不讓。
但是來到衡山後,他腳踏飛劍,越遍衡山七十二峰,雖然能夠感受到強大的陣法正在吸取天地之氣,他卻找不到陣基,更加找不到主陣。
最後他坐在祝融峰的峰頂,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身旁的一個小道童站在一旁也是站了三天三夜。
“老朽沉浸陣法兩百多年,卻連這衡山的血魂陣也查探不到虛實,真是愧對這兩百多年的光陰,愧對先師的栽培啊!”本弘道人長歎一口氣。
本弘道人一口氣長歎,不長的黑色胡須卻如炸毛一般,身旁的童子根本感覺不到此時本弘道人正在用神識去觸碰陣法,自認為他在暗自歎息。
可令本弘沒有想到的是,他這金丹期的修為,神識也已無限遞進金丹期,按照以往,他的神識不說能覆蓋整個衡山,起碼也能覆蓋七八成的山脈了,但是他展開神識卻發現,自己擴散出去的神識仿佛泥牛入海一般被吞噬了。
本弘道人急忙收回神識,眉頭深皺,站起身,白衣飄飄的長襟隨風而動。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此陣陣中有陣,相互依持,難怪老朽一直沒有查探出呢!”
“沒有想到,這天地間居然還有如此陣法,七十二峰各自成陣,又以七十二峰為基,再以輔佐,形成更大的陣法,再以衡山山脈百萬孤魂為引。”
想到這裏,本弘道人再次疑惑,如果如他所想的話,那這裏便不是血魂陣了,那是什麼?
破解?此陣一旦啟動,除非有七十二個在陣法上的造詣不差於他的人同時破解七十二峰陣法,方能一試。
想通透這些的本弘道人,再留在祝融峰已於事無補了,召出飛劍,一提道童的肩膀,禦劍直下山峰。
“師叔!”
“師叔祖。”
“祖師”
衡山山脈,鳳鳴澗玄真觀,常春子等一群太乙一脈的弟子,看到本弘道人禦劍而來,集體拜伏。
本弘收起長劍,從半空落了下來,說不出的仙姿飄逸,“都起來吧,常春子跟清字輩的弟子速來主殿議事。”
本弘說著話,領著童子頭也不回的走進主殿。
常春子眉頭皺了皺,率先跟著走向主殿,清字輩也不敢交頭接耳議論什麼也跟著走向主殿。
眾人一進主殿,主殿大門自動的合上了。
童子收拾了一張蒲團,本弘坐了下去,眼神掃了一圈眾人,說道:“衡山的陣法,本道觀察了三天三夜,要想破此陣,需七十二個在陣法造詣上與我不相上下的人同時破陣方可。”
“師叔,那豈不是說,此陣無法破解?”常春子急迫道。
本弘點了點頭,“此陣雖無法破解,也並非沒有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