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黃泉俑道(1 / 3)

1

2010年1月3日未知

光明何在,黑暗依舊。

夜與罪的魅影,禁忌,無處不在。

從有意識到做出第一個動作,仿佛經曆了一個世紀的漫長等待,也耗盡了存儲在體內的所有能量。

“我在哪裏?”

“這到底是什麼地方?”

饑渴、無助、孤獨、寂寞和恐懼,席卷而來。

趙秦九從冰冷的地麵上艱難地爬了起來,他感覺渾身上下沒有一處不在酸痛著,隻是這種酸痛很快就被眼前的黑暗所替代,恐懼瞬間湧上心頭。

“教授,徐局,你們在嗎,你們在嗎?”趙秦九在黑暗中摸索了一陣,見沒有人答應,心中更加失落。

“別嚇我啊,你們到底在哪裏,出來呀……”話未說完,趙秦九突然“哎呀”一聲,緊接著整個人迅速往前倒去。

“哎呦,誰踩了我?痛死了。”

“教授,教授,是你嗎?沒錯,一定是你。”聽到熟悉的聲音,趙秦九頓時激動不已,顧不上膝蓋處的疼痛,伸手往前摸起來。很快,他的雙手觸摸到另一雙手,說道,“教授,是你的手嗎?”

諸葛楚才關心地問道:“秦九,你沒傷著吧?”

聽到回複後,趙秦九激動萬分,一把將諸葛楚才拉了過來,兩人緊緊相擁在一起。

“沒事,就是有點兒餓,有點兒渴,頭也有點兒暈。”趙秦九說道。

兩人放開後,趙秦九總覺得還有些什麼事情沒有提及,等諸葛楚才將手中的電筒打開後,一道亮光剛好照在他的臉上。

趙秦九被燈光一刺激,頓時想起徐國峰來,忙說道:“教授,我們還沒找到徐局,快,四處照了一下,看看有沒有?”

“不用了,我老徐這命夠硬。”徐國峰突然說話,把趙秦九和諸葛楚才嚇了一跳,“去地府走了一趟,聽說我和西天佛祖有淵源,好說歹說請我喝了碗孟婆湯才送我回魂。”說完話,徐國峰往兩人身邊靠攏,等到湊近一瞧,才發現自己是三人中最慘的一個,不但手背被磨破皮了,連褲子也被刮出了一道大口子,而且不偏不倚剛好就在胯下。

幫徐國峰將手背上的傷口處理完,三人才有心情觀察周圍的環境,他們互相攙扶著,往前走了十多米,燈光終於照在了實體上,這讓三人無比虛空的心情頓時有了著落的真實感。

燈光所至,前方竟然沒有路了,一堵牆剛好堵住三人前進的方向,諸葛楚才舉著電筒第一個跑到這堵牆麵前,他先是伸出中指摸了一下牆體,順便帶回一些牆體上的灰塵,拇指和中指互相摩擦了一會兒,又聞了聞,他大致給出了一個判斷:“這不是一般的牆壁,而是用糯米湯、貝殼粉、銅屑秘製而成的俑道壁。”

雖然還不知道這用糯米湯、貝殼粉、銅屑秘製出來的牆體到底有什麼益處,但諸葛楚才嘴裏說出來的這個俑道壁也足以說明一個問題。

趙秦九不禁往前走了一步,目光直視俑道壁。

此刻,趙秦九一臉茫然。他非常想知道,為什麼這裏會出現一道攔路虎,要怎麼樣才能通過這裏,而俑道壁的對麵又是什麼地方,那裏會有什麼事情等待著自己。

徐國峰一手拿著礦泉水,一手拿著壓縮餅幹,說道:“教授,說說這俑道壁吧。”

“這是一種燒製磚石的配方,據說在泥沙中摻入米湯水會大大增加磚石的強度和硬度,當然,這個例子已經得到證明,大秦修築的邊防長城就是采用的這種米湯水摻入法,後來這個技術在明朝時得到過改進,那些城牆磚雖然經曆成千上百年的風雨侵蝕,但其強度和硬度依然是現在磚的幾倍,甚至十幾倍,足見其效。”趙秦九解釋道。

徐國峰又問道:“剛才看你隻是摸了摸,聞了聞,可是你又是怎麼知道這裏麵有貝殼粉和銅成分的呢?”

“這並不難。”諸葛楚才將電筒貼在俑道壁上,指著一個小白點兒,說道,“你仔細看看這是什麼?”

“嗬嗬,這個,哦,原來是小貝殼……”徐國峰禁不住笑了起來,追著問,“真有意思,那您老是如何確定這裏麵的銅成分的?”

“如果我沒看錯這應該是一個秦朝的俑道壁造型,上麵布滿了雷雲紋,當然,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這個秦俑圖了……很顯眼,這是秦步軍特有的裝束。”諸葛楚才將手指伸到徐國峰的鼻間,說道,“有股銅臭味,你聞聞看……”

聞了一下,徐國峰佩服得五體投地,應道:“果然,確實有點兒腥味。”

“哎,教授,你看這秦俑怎麼那麼熟悉啊?”趙秦九看著看著,覺得似曾相識,等他的目光落在秦俑手中時,終於記起來了,說道,“這不就是我們千辛萬苦要找的東西嗎?”

“骨俑。”這時,諸葛楚才也看到了秦俑手中拿著的一枚肋骨,皺著額頭,說道,“不過,這個秦俑的造型似乎和館內步兵沒有太多區別,隻是將手中的武器換成了骨頭而已。”

趙秦九抓著後腦勺,問道:“對呀,可這是為什麼呢?”

諸葛楚才說道:“我也覺得奇怪,前麵神秘人留下的那張手繪圖上畫著的骨俑和這個秦俑完全不一樣,不論是造型,還是服飾,就連麵部表情都不一樣,這個秦俑的表情嚴肅且僵硬,而骨俑的臉上則充滿了慈祥和關愛。”

“要不,我們先破開這俑道壁吧,等到後麵去瞧了再說?”徐國峰提議道。

“不急,如果事情都這麼簡單,我拿著炸藥就足夠了。”諸葛楚才將燈光往上照射,發現這俑道壁竟然有十幾米高,“我們往前走走,看看這道壁有多長,然後再做打算。”

說罷,諸葛楚才領著兩人沿著俑道壁繼續往前走去。

“九百九十七,九百九十八,九百九十九……我的乖乖,這條道竟然有一千米……這是誰啊,那麼傻,建這麼一個沒用的俑道壁幹嗎?”趙秦九一邊喘息一邊埋怨道。

誰也沒想到這一走竟然就是差不多二十分鍾,按照計算,在秦朝時期,鋪建這樣一條華而不實的俑道壁至少需要上千人。這還不算什麼難事,在那個麼有現代化交通工具的時代,所消耗的糯米、貝殼和銅才是難中之難,這些原材料都需要長途跋涉,輾轉數月才能抵達此地。

“教授,你們說奇怪不,我也覺得這主張建築的人忒二了,我猜他不是傻子就是白癡,你瞧我們一路走來,就見這麼一張圖,比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還要整齊劃一。”徐國峰大發牢騷。

“不對,一定有問題。”諸葛楚才目不轉睛地盯著最後一幅秦俑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