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離開家(1 / 3)

雲空廣漠,星光皎皎,入九月,偶有微風掠過,已能感覺到冷意。

天色已晚,夜涼如水,石頭躺在村口靜悄悄的糧場草垛上發著呆。

石頭,不是石頭,是個半大的孩子,姓石,可能是為了好養活,所以從小就叫了石頭。石頭隻知道自己今年大約十多歲,因為具體年歲連他的父母也是記憶模糊,更別說他一個孩子了。

這個小山村不大,百來戶,偏遠城鎮,自來張姓人多,叫張村,大多數人家以種田為生計。村口的糧場,方圓半裏大小,近乎平整,全村共用,平時用於置辦紅白事飯席,但主要還是秋季打場晾糧用,所以叫糧場。同時,這裏白日間也是村裏孩子們心中的樂土。

張村貧困落後,沒有私塾,村裏與石頭年歲相近的孩子,吃飯睡覺就是一天。整日裏,孩子們除了偶爾幫父母跑跑腿(村南頭到村北頭鄰裏間傳個話;村東頭到村西頭相互送個人情)之外,其餘時間就是到糧場上集體胡耍。

石頭同其他孩子一樣,沒有讀過書,目不識丁,加減也隻限於十以內,因為一旦超過十,手指頭就不夠用了,所以,一百對於他來說都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數字。

石頭從出生就沒有離開過張村的範圍,沒有見過世麵。

村裏往南走十多裏,走出農田,再遠就是深山,據說山裏有妖怪,專吃小孩兒;往北走十幾裏是連綿無盡的大江,水流湍急,少有人跡,據說江裏也有很多同樣喜歡吃小孩兒的水怪。

小夥伴們從來都沒敢想過要到這些地方去,大人們說過,這些地方隻有傳說中會飛的仙人才能去。

因此,世界在石頭的眼中,就隻有從西林鎮到東林鎮那麼大。

姐姐前年嫁去了東邊的東林鎮,因為大家都說老遠了,同西邊遠到完全看不見的,隔著好幾個村子之外的西林鎮一樣的遠,所以石頭覺得,比東林鎮與西林鎮再遠的地方或許就是天邊了。

如今,石頭正麵臨人生中的第一次選擇。

他的父親是個木匠,最近幾年不知為什麼,整日的酗酒,家中無田地,父親又東西幾村常年主動去幫忙,不賣手藝,就為蹭口酒喝,雖然名聲在外,卻逐漸家徒四壁,時常揭不開鍋。

他的母親相貌尚佳,在東西幾村都算是個美人,隻是一樣的出身農戶卻大小姐品性十足,即不願去忙農事,又不擅料理家務,幾年前,眼見家境漸窘,直接撇下兩個孩子,同西林鎮走村販貨的貨郎跑了。

石頭現在不能不選擇。

雖然目不識丁,不懂世故,但是肚子餓了要吃東西,這是傻子都知道的事情,更何況他一點都不傻。

懂事這幾年,總是饑一頓飽一頓,姐姐遠嫁離家的這兩年裏,他更是度日如年,父親經常三兩日的不回家,家裏的米往往連煮粥都不夠喝,要不是時常有小夥伴給他些吃的,他甚至連跑路玩耍的力氣都沒有多少。

石頭沒有想過怪責自己的父母,小山村裏的孩子質樸,父母無論是何種人,在心裏都是至親,但問題是肚子裏總是空的,隨著慢慢的長大一些,他逐漸意識到要想辦法擺脫饑餓。

石頭在努力思考著……

去找母親?

隱約記得小時候母親總是打罵他,說他不聽話,似乎母親喜歡比較聽話的姐姐更多一些,而村裏人背地裏都說母親是跟人跑了,他覺得,跟人跑了應該就是不要他了,如果去找母親,會不會同在家裏一樣,同樣的要挨餓?

去找姐姐?

記憶裏,姐姐不但會料理家事,而且親近他,從來不對他打罵。可問題是,他不是姐姐的孩子,聽人說,嫁人的姑娘就成別人家的人了,別人家還會每天給他東西吃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