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一絕,在衢州城外十幾裏一個叫做小南海的村子裏,緊臨衢江。
這千古一絕,縣誌與史書上竟無記載,因而格外地撲朔迷離。
它在那小村邊,十分耐心地安睡了、等待了很多年(究竟多少年尚無證可考)。一直到1992年3月,有4個膽大妄為而又雄心勃勃的青年農民,執意將它撼醒。它敞露胸懷時,竟無意中掠擾了衢州這方寶地的曆史。
汽車沿著低矮的丘陵下窄窄的小路進村時,隻見路旁的岩石下,隔一段便露出一個緊貼地麵的石洞,洞口呈拱形,半人多高,洞中有水,水平如鏡,幾乎齊著地麵,往黑黢黢的石洞深處延伸過去,在洞中漾成了一片神秘莫測的水塘,幽幽碧綠,清澈寧靜,深不見底。
可望見一根根巨大的石柱,立於水中,隻露著頂部那一截,與石洞相連。
小南海的百姓,與那些石洞和洞中之湖做伴,代代相傳卻未知其詳。據說村裏早年曾有一座香火很盛的寺院,供著一尊玉佛,後來玉佛不知去向;又傳說那石塘裏有大魚潛行出沒,百十年來,村裏流傳著關於玉佛和大魚的種種說法。
那4位名叫鄧手富、吳阿奶、毛榮貴、陳龍根的年輕村民,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某一晚,其中一人做了一個夢。夢見那尊玉佛原來落入了洞裏的水底,被魚兒們日日朝拜著。醒來後,他將那夢說給夥伴聽,聽得人心起伏,騷動不安。大家都想,若是把那尊玉佛打撈上來,豈不是可以一家夥就先富起來了嗎?
具有了致富意識,再加上一點點起碼的文化,那一年,過了正月十五,4位青年農民說幹就幹,竟然籌得兩萬元集資款,租了兩台水泵,架於村裏最大的一個石洞旁,開始從塘裏日夜抽水。抽了幾天以後,水位略略下降,隱隱露出連接著洞頂的三根方形石柱,似乎預示著一個千古之謎將被揭秘。而後水位卻遲遲不再下落,抽水機猶如麵對著一個無底深淵,一口氣吞吸了半個月,塘水依然浩浩蕩蕩,取之不盡。4人守在洞旁,方知此洞之深闊,不可小視。但今日的農民畢竟已懂得投資的必要,不急不惱,幹脆又租了一台泵來,三管齊下,村裏終日馬達轟鳴,不尋見玉佛誓不罷休。終於有一日,塘幹見底,4人喜滋滋搭梯下於十幾米深的洞中,隻見大魚無蹤,泥裏隻靜臥著幾隻肥碩的大甲魚,似已修煉成精;果然還有一尊烏溜溜的佛像,形似地藏王,由泥水中重見天日,卻非玉非金,隻是一座工藝粗糙的石佛,石佛上遍尋無字。
石佛雖然讓人失望,但終是出“水”文物。4人草草搭棚建房,當年11月,在小南海村口賣起了門票,供人入洞瞻仰。鎮政府聞訊而來,言明古跡乃國家資源,不屬任何個人所有,又召集幾方合資經營,開始將小南海村這無名石洞嚴加整護,並將4位村民前期投資的兩萬元歸還於本人。念其“發現”之功,又將他們吸收為工作人員,共同開發管理石洞。小南海村4位鄉民致富的欲望,歪打正著地發現了這一埋沒多年的曆史遺跡,為衢州曆代的經濟沿革提供了新的資料和佐證,也就此為衢州開辟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