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也要懂得借力打力,為的就是更加犀利(1 / 1)

在武俠小說中,內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對方攻擊之力反擊對方,又名“借力打力”。比如天龍八部中慕容複使用的那招“以施彼道還施彼身”就是一種極其厲害的武林絕學。而在現實生活中,“借力打力”也可以用在說話上。

去年,藍正龍上《康熙來了》為新片做宣傳。結果小S開口就提大S,她先問藍正龍:“大S演的《泡沫之夏》好看嗎?”藍正龍隨即大打太極稱沒看。小S找到了揶揄她的借口說:“你很不夠意思,都不跟風她的作品和新聞?”藍正龍無奈,隻得裝傻發問:“誰?”小S回嗆道:“大S啊!”藍正龍則不好意思地說:“沒有。”

這一問一答的內容雖然有些八卦,不過,在談話中借力打力不失為取得話語權的好方法。特別是談話類的節目主持人,如果不能在談話中占據上風,就很難問出嘉賓下麵的問題。《康熙來了》總能爆出一些轟動性新聞,對主持人在說話的把握上要求也就越高,如果氣場下來了,主持人就會陷於被動的地位,不能控製全局,反而會被嘉賓牽著鼻子走。

善於運用借力打力的還有楊虎城。西安事變前夕,張學良和楊虎城頻繁會麵,都有心對蔣介石發難。可對於這個關係到身家性命和國家前途的大事,在對方亮明態度之前,誰也不敢輕易開口,眼看時間越來越近,雙方都是欲說還休。

當時,張學良的實力比楊虎城的大得多,且又是蔣介石的拜把兄弟。楊虎城如果直接把自己的觀點擺在張學良的麵前,而他又不讚成,後果實在堪憂。於是他從側麵下手,己話他說,暗示了自己的立場。張學良聽出了弦外之音,用“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來婉轉示意。

“借力”有個好處,就是“詭文而譎諫”,明明是你想說的,你卻從對方的角度出發來證明自己的觀點,讓對方陷入自己設下的陷阱。

有一期節目,小S和蔡康永閑聊。小S說:“像我如果開演唱會的話,就會問觀眾說:你們說,最前突後翹的女明星是誰?他們就會說:小S。我就說:這還差不多。”蔡康永接著問她:“那他們如果說是歐陽菲菲呢?”小S很機智地說:“我就說那我先告辭了,我打電話給菲菲姐請她過來,你們等兩個小時,她馬上來。”

小S沒有駁斥蔡康永所說的觀眾的想法,而是順著觀眾的意思去做,然後告訴他們得等兩個小時的事實,把難題拋給了觀眾,讓觀眾自己做決定。很顯然,讓觀眾白等兩個小時是不可能的,況且觀眾自己也不願意,所以,小S這招很毒辣:不選我,你們就等吧!

超級鏈接——小S語錄:

我以前小時候很愛玩,有時候也會擔心自己是否太愛玩了,不太好,可是有一天,我想通了,接受自己這麼愛玩的個性,從此我的人生就變得輕鬆了。對於女人來說,我覺得無論是溫柔還是三八或是成熟,隻要你認清自己,接受自己,你的人生才會輕鬆和快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