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主持人說話就一定要“正經八百?(1 / 1)

上電視說話,是不是一定要正經八百?

在大部分人眼裏,答案是肯定的:無論是主持人還是普羅大眾,隻要上電視,就不能不正經。

這不,就從那些普羅大眾說起吧——電視鏡頭每次對準普通觀眾問他們對某事某人的看法時,很多人都會下意識地清一清嗓子端正一下姿態條件反射般地用“播音腔”說:“很好,非常好,我們都很喜歡……”他們原來私下都有自己意見與觀點的,奇怪的是,這一“觸電”,就莫名其妙地全變成一種調子、一種態度、一種“主旋律”。

可是,小S並不認可這種現象,在她看來,上電視說話完全可以“神經”一點。“我們社會已經有足夠的進步,電視台也不再像過去那樣一本正經了,但是我們很多主持人、老百姓還是習慣於一上電視就一本正經起來。”

有關這一點,可以從另一個側麵,通過蔡康永平時接受媒體的采訪錄中體現出來——

身為台灣著名的節目主持人,蔡康永和小S搭檔主持的綜訪談節目《康熙來了》在大陸擁有超強人氣。蔡康永笑稱,《康熙來了》受大家歡迎是好事,但是他並不讚同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模仿。

“我發現10歲的小孩子就在看《康熙》,但《康熙》不是給這麼小的孩子準備的。”《康熙來了》中小S誇張、“不正經”的說話方式很容易“撩撥”年輕人,無形中引得很多小孩子爭相模仿。對此,蔡康永說,“我希望《康熙來了》的觀眾千萬不要照著主持人的風格來說話,因為《康熙來了》的主持人說話其實就是特技表演。就像小S在家裏,她說話做事絕對會很正經,對自己的公婆說話不會不三不四,更不會突然解開她公公的三顆紐扣,絕對不會做這樣的事情。”蔡康永表示自己很擔心年輕人會受《康熙來了》影響,認為說話都應該像小S和我在節目中說話那樣直接,他告誡大家千萬不要照著《康熙來了》的主持人風格來說話,“我們逼問劉德華私生活的時候,那是因為我們處於工作的狀態。”但同時,蔡康永解釋道,“其實,誰又規定主持人說話一定要正經八百呢?沒有!”

蔡康永告誡小孩子不要模仿,更是印證了小S的的觀點:主持人說話,別那麼正經。

小S曾說過,在娛樂多元化的當前,正經八百的主持人隻會讓人反感。

對此,有記者指出,她的話不能絕對了,比如新聞主持人就應正經八百。

小S馬上反擊:不錯,有些新聞播音員,可以說把“一本正經”四個字演繹到的爐火純青地步!這種“正經”主要是寫在主播的臉,所以他們肌肉緊繃,神情緊張,一臉疲憊與機械……其實,這些“國嘴”、“國臉”形象,以往在我們心目裏就是最理所當然的“新聞臉”,是“播”儀天下,從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勁,甚至很習慣、滿足他們的一臉的莊重與厚實。後來漸漸發現他們嚴肅到呆板,看著他們的僵硬的新聞臉,會很沉重,甚至莫名其妙地為其捏把汗,不是因為他們播讀什麼駭人聽聞的新聞,而是他們的表情,他們“緊而不張”的臉,會暗示我們不停地替其擔心讀錯字、定錯調、表錯情。更嚴重的是,“一本正經”容易給人“假正經”的錯覺,會覺得不真誠和不真實。

有一段時間,“玩笑開大了”的新聞比較火,如陳凱歌和胡戈的“饅頭血案”、郭德綱和汪洋的官司,而小S作為搞怪類的主持人,經常會和嘉賓開玩笑,難免哪天會“走火”,她是如何看待的呢?小S說:“我自己就是一個不按規矩出牌的人,別人怎麼開我玩笑都無所謂,即使跟別人玩笑開大了,大家也不會跟自己計較。”她還跟大家談起了自己最近的傷心事兒:在網上,很多人給她孩子起名字,各種損人的名字都有。但小S說這些“缺德”的事兒對自己影響不大,因為自己心態擺得正,“大家跟自己開玩笑,是看得起自己,大部分玩笑都是善意的,即使有人是惡意的,也沒有必要跟他對付,沒準兒你越對付他越高興呢!”她強調:“我這人就這樣,隻要你不拿刀殺我,我就無所謂。”

當然,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工作場合,不正經說話還必須要有底線,不能胡抓一把就亂說,這樣會很容易傷害到別人。其中的拿捏,就全看你的把握了。

超級鏈接——小S語錄:

裝正經並不難,按著三從四德的條文,有板有眼去做,沒有人會說你不夠正經,可是卻沒有人會覺得你可愛憐人。難的是要裝不正經,因為裝不正經的前提是熟知什麼是正經,也能隨時做到,隻是在不同的場合,在不同的人麵前,使用不同的技巧。該調情的地方懂得如何去調情,該打趣的地方知道如何去打趣,該迎合的時候 讓人覺得很窩心,總的來說,便是通曉情調,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