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火遍大江南北的二人轉來說,其內容大多直,白而袒露,但是卻受到很多人的歡迎,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們的某種需求取向。
在生活中,朋友或同事之間時常也會說一個“葷段子”,然後,大家詭秘地似笑非笑或是放浪的開懷大笑,製造出了熱烈奔放、輕鬆愉悅的融洽氛圍。這也許就是“葷段子”在生活中被廣泛接受的一個原因吧!
一般情況下,說“葷段子”的人大多是男士,女士愛好這個可以算是人間極品了(小S算是一個極品)。不過,“葷段子”大多以女性為調侃對象,長相醜陋的女性自是不用顧忌,內心根本就沒把這當回事,也許還想通過成為“葷段子”的調侃對象而自我安慰呢!長得漂亮的女人,也許會羞怯一笑,表明上有些慍色,心裏卻很得意。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就說明她領會了“葷段子”的內容,但並沒有真的生氣。而說“葷段子”的人會因自己在語言上的成功沾沾自喜、興奮異常。
既然“葷段子”在生活中這麼普遍,是不是就可以隨意說呢?當然不是,“葷段子”說得切時宜確實可以溝通感情、活躍氣氛,可是如果說得不恰當,隻會熱鬧對方,顯得你淺薄、低俗。因此,說“葷段子”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意身份。與大人物和小人物講的“葷段子”是有區別的。小人物接觸低層次,曲高和寡,反不如直露表白來的親切;大人物要顧及身份和形象,並且接觸的人也是高水準高層次的,喜歡在智力轉彎中大搞彎彎繞的能人,因此措辭隱晦充滿禪機、需細細品味方能會心一笑的,大多受到大人物們的鍾愛。
二、注意場合。“葷段子”可不是不分場合隨意信口開河的,特別是有孩子在場的情況下,家長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教壞孩子。
三、注意對象。“葷段子”本是生活中的一劑調味品,表錯了情、說錯了對象,會有性騷擾的嫌疑。因此,對那些不是很熟的朋友或同事前萬不要開這樣的玩笑,或者發一些這方麵的短信,這都是不尊重和不禮貌的。
總之,把“葷段子”當成緩解壓力或是調節氣氛的手段,偶爾說之也不為過,古人雲:“食、色,性也”。說“葷段子”和吃飯一樣,也是人本性的需求。但是在人際溝通中,如果話說得不恰當,結果隻是自毀形象了。
超級鏈接——小S語錄:
實在不是我故意要製造什麼轟動效應,而是我對他們更熟悉、更了解,而更重要的是,無論我說什麼,他們都不會介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