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糾纏不清,不如幹脆默認自嘲(2 / 2)

自嘲,貌似糊塗,實則是人生深厚精神底蘊的外在折光。它產生於對人生哲理高度的深刻體察,是既看到自己的不足,又看到自己長處後的一種自信。自嘲,是最為深刻的自我反省,而且是自我反省後精神的超越,顯示著靈魂的自由與瀟灑。自嘲,標誌著一定的精神境界。自嘲,也是緩解心理緊張的良藥,它是站在人生之外看人生。自嘲又是一種深刻的平等意識,其基礎是,自己也如他人一樣,有可以嘲笑的地方。自嘲,還是保持心理平衡的良方,當處於孤立無援或無人能助時,自嘲可以幫自己從精神枷鎖中解救出來。

能自嘲的人,起碼心胸不會狹窄,提得起,放得下,以一種平常恬靜的心態去品味與珍藏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去參透與超越人世間的利祿功名,從而獲得瀟灑充實的人生。

在大家一片哄笑中,他為自己解了圍。在幽默的領域裏笑自己是一條不成文的法則,你幽默的目標必須時刻對準你自己。這時,你可以笑自己的觀念、遭遇、缺點乃至失誤,也可以笑自己狼狽的處境。每一個邁進政界的人都得有隨時挨“打”的心理準備,如果缺乏笑自己的能力,那麼他最好還是去幹其他的事情。

一次,陳毅到親戚家中過中秋節。進門就發現一本好書,便專心讀起來,邊讀邊用毛筆批點,主人幾次催他去吃飯,他不去,就把糍粑和糖端來。他邊讀邊吃,竟然把糍粑伸到硯台裏蘸上墨汁直往嘴裏送。親戚們見了,捧腹大笑。他卻說:“吃點墨水沒關係,我正覺得自己肚子裏墨水太少哩!”

人們喜愛陳毅,難道和他的這種豁達、幽默的稟性沒有聯係嗎?把自己作為笑的目標,以此來溝通信息,表達看法是最令人折服、最能獲得信賴的。你以取笑自己來和他人一起笑,這能夠讓他人喜歡你、尊敬你,甚至欽佩你,因為你用你的幽默向他人展現了你善良大方的品質。

美國有一位傳奇式的教練,名叫佩邁爾。他帶領的籃球隊曾獲得39次國內比賽冠軍。他的球隊在蟬聯29次冠軍後,遭到空前慘敗。比賽一結束,記者們蜂擁而至,把他圍個水泄不通,問他這位敗軍之將有何感想。他微笑著,不無幽默地說:

“好極了,現在我們可以輕裝上陣,全力以赴地爭奪冠軍,背上再也沒有冠軍的包袱了。”

佩邁爾麵對失敗,沒有灰心,將哀聲化為笑聲,將笑聲化為力量,這是多麼令人欽羨的人生境界啊!

我們發現,凡是善於自嘲的人,多是待人寬厚、與人為善的。他們不會處處與人為難,時時跟他人過不去,更不會無事生非。但是,他們絕不是窩囊廢,他們會以他獨有的寬容的方式來作出反應,也許帶一點嘲諷,當然更少了不自嘲。這樣,他往往就具有了君子之風度。

超級鏈接——小S語錄:

如果說幽默是人頭頂上的王冠,那麼自嘲就是王冠上鑲嵌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