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比再巧舌如簧的話都來得有力(2 / 2)

實際上,與人交往,出現誤解、傳聞之類的情況很普遍,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在這些語言戰爭中取得上風呢?那麼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用事實說話

事實勝於雄辯,任何不正確的事情一旦放在光天化日之下,都會露出馬腳的。沒道理的話聽者不服,有道理沒有事實,道理無所依托,聽者口服而心並不一定服。所以說理時要以事實為基礎。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向人講總結出來的一般原則,與介紹個性化的事例或實踐經驗相比,人們容易接受後者。

我們在引用事實進行說理時,要注意事實與觀點的一致性,切不可讓事實與觀點相遊離或相違背。列寧指出,沒有比胡亂抽出一些個別事實和玩弄實例更站不住腳的。羅列一般例子是毫不費勁的,但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在具體的情況下,一切事物都有它個別的情況。這就告訴我們,正麵說理引用事實不但要事實,而且要典型,要具普遍意義。

二、數字具有超強的說服力

事實勝於雄辯,而鐵的數字下麵是鐵的事實。值得在此提醒讀者的是:數字的說服力建立在真實與準確上。虛構、編造、的數字,或許也可以滿足你一時的說服,但信用一旦破產,恐怕以後說什麼也沒人相信了。而模糊的數字,什麼“大約是”、“我估計達到”之類的數字,其說服力要弱得多。因此,平常你不妨留心一些可能會用得著的一些數字,或者在與人談論某件重要的事情前先搜集一些相關數字作為準備。這些數字來源越權威越好,你最好同時記住數字的來源,以便引用起來更有說服力。

三、得理也要讓人

道理操之在手,天下雖任你走,但你也不能橫著走。否則,有理也會變成無理。春風化雨的態度、敦敦誘導的言辭,比強硬的“講理”要令人接受得多。大部分人一陷身於是非的漩渦,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來,一旦自己得了“理”便不饒人,咋咋乎乎,窮追不舍,非逼得對方鳴金收兵或豎白旗投降不可。然而,你施加的作用力太大,得到的反彈力也越大。我們自己也一定有這樣的經曆:其實自己心裏也覺得別人說得對,但就是接受不了對方的態度,因此死扛著就是不改。結果溝通的目的沒有達到,反而引起了單純的口角之爭,甚至從“嘴力”上升到“武力”,釀成悲劇的事都時有發生。

超級鏈接——小S語錄:

內在比外在重要是懶女人的一句借口,因為懶得打扮,懶得減肥,所以把美麗怪罪為膚淺的東西。如果別人笑你胖,你因此而減肥成功,你就沒有白白被笑。如果別人笑你胖,你覺得對方很賤,然後繼續發胖,那你就被笑又始終是一個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