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烈祖自大王、大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此太伯、虞公、邑考與三王並升,猶用殷禮,然所祀者四世也。《中庸》言“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禮。”於先公之中追王二代,與文、武而四,則成王、周公時廟數雖不必限於四王,然追王者與不追王者之祭,固當有別矣。《書?顧命》所設幾筵,乃成王崩,召公攝成王冊命康王時依神之席,(見拙撰《周書顧命考》及《顧命後考》)而其席則牖間、西序、東序與西夾凡四,此亦為大王、王季、文王、武王設。是周初所立,即令不止四廟,其於高祖以下,固與他先公不同。其後遂為四親廟之製,又加以後稷、文、武,遂為七廟。是故遍祀先公先王者,殷製也。七廟、四廟者,七十子後學之說也;周初製度,自當在此二者間。雖不敢以七十子後學之說上擬宗周製度,然其不如殷人之遍祀其先,固可由其他製度知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