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能量積累的第四種機製是國家機製。國家通過強製的稅收將財富向政府手中聚集,因為這些財富主要是由少數人使用和享受,因此是一種能量積累。當然,政府收稅之後可能用於再分配,降低貧富差距,這是一個負積累過程。但在稅收征繳這一個環節上,稅收是積累行為。而且,政府用於再分配的財政收入隻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207.能量積累的第五種機製是國際機製。國際機製可以是通過貿易體係的能量積累,也可以是通過戰爭掠奪而進行的能量積累。這種類型的能量積累使得先進國家更加先進,有時,這種積累還是先進國家經濟得以運行的前提。能量的國家間積累和信息的國家間積累是同一個事情的兩麵。能量在富國的積累提高了富國的科技實力和軍事實力,而增強了的軍事實力又有助於對窮國財富的武力掠奪。但是,富國所創造的信息積累成果也被其他國家所分享,雖然要付出代價,並且時間上要滯後一些。因此,從整體上說,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也是建立在國際等級製的基礎上的。
208.能量的國際積累機製和國內積累機製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當一個國家在國際分層中居於積累者地位時,它可以利用自己在國際積累中積累起來的財富發展自己的國家競爭力。同樣,一個在國內積累中強盛起來的國家,也有更多的機會在國際分層中贏得積累者地位。需要注意的是,在國際積累和國內積累的耦合關係中,信息積累和能量積累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
209.在現代社會,財富的國際積累的方式還包括發達國家向貧窮國家出售知識產權,如版權、商標權和專利權等。對於發達國家來說,這是一個完整的財富積累循環過程,因為出售知識產權所獲得的資金還可以再度用於創造更多的知識產權。
210.在全球化的時代,出現了一種新的國際的能量積累方式,即高級人才從貧窮國家向富裕國家的流動。人才從貧窮國家向富裕國家的流動是能量積累的原因有兩條。其一,所有高級人才都是貧窮國家花費自己的財富培養出來的,被富裕國家無償使用;其二,從遺傳素質上說,一個國家的高級人才是該國的自然資源,具有極大的經濟價值,因此,人才的跨國流動和自然資源的跨國流動在本質上是相同的。
211.能量積累是財富的集中,是使人群的財富分化加大的過程。但是,增加財富的過程並非都是能量積累,窮人財富的增加就不是能量的積累。財富由不均等向均等的發展是能量的負積累。
212.消費並不是能量積累的反義詞。消費可以是能量的負積累,如富人對財富的揮霍;消費也可以是能量的正積累,例如普通消費者購買商品。在現代社會,大多數的購買和銷售行為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財富的極化分布,因而是一種積累過程。在人類社會的早期,產品生產主要受製於生產技術和生產能力。在現代社會,普通消費者對商品的購買和消費,增加了生產商和經銷商的財富,促進了財富的集中,因此是一個能量積累的過程。因此,現代社會的消費行為是一種能量積累行為。
213.在現代社會,對企業家來說,自然資源和環境惡化對生產的限製主要是一種外部限製。隻要有足夠的市場需求,企業就可以生產市場所需要的所有產品。企業家所感受到的生產規模的限製主要是市場限製而不是自然資源和環境惡化的限製。由於每一次流通的實現都可以給資本家帶來利潤,資本家擁有無限製地擴大生產規模的內在衝動。現代社會擁有技術生產種類和數量都繁多的產品;而且,現代社會擁有足夠的手段(廣告)創造心理需求;現代社會還有能力創造越來越多的有效需求(國家的貨幣政策)。這最終將為消費者創造大量虛假的需求,進而使消費者消費(或者說浪費)大量產品。在現代社會,很多商品的主要功能是實現流通的利潤,它們的實用功能可能很微小(最典型的就是時裝,僅僅穿著數次就被拋棄)。這將最終突破資源的限度和環境的承受力。
214.人類曆史上消滅等級的嚐試都是失敗的。因為消滅等級就是消滅信息積累和能量積累,這樣的人類社會在競爭中必然歸於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