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空殼婚姻”,苦守還是放手?(1 / 3)

特別關注

作者:葛文

【策劃緣起】

“空殼婚姻”,是指婚姻空守著一張結婚證書外,其他一無所有。在這樣的婚姻裏,夫妻至少一方的心已經不屬於家庭,卻因為種種原因而沒有離婚。之所以留著婚姻的空殼,或是為了共同的利益不敢離婚,或是為了曾經的付出而不甘心離婚,或是為了孩子的成長而強撐著……

相愛容易相處難,這句話道出了現代人婚姻最為無奈的一道硬傷。有人說婚外情是婚姻的致命傷。這固然沒錯,但比婚外情更可怕的是來自婚姻內部的軟傷。

現實十分複雜,不能說,離婚一定是通向幸福的道路。有不少女人,自強自立地離了婚,可身心仍得不到解脫。如果離婚後發現愛還在,那豈不更是一種悲哀?不離婚,或不急於離婚,給彼此一段“空婚期”,不是委曲求全,就算扭轉不了婚姻的走向,至少也要清楚什麼才是生活的實質。本期我們共同關注——

【“空婚”故事】

為了孩子,我選擇堅守婚姻

口述/紫依(女,43歲,公司職員)

整理/蕊紅

我在一家私企工作,老公於磊經營著一家日化用品公司,我們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兒。從表麵上看,老公事業有成,女兒學業優秀,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幸福家庭。可有誰知道,隱藏在這種幸福背後的種種辛酸與無奈?

於磊是我的初戀。和他牽手走入婚姻後,我們很快有了女兒。攜著老公,牽著女兒,我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但就是這樣的幸福婚姻,也沒能逃脫7年之癢的魔咒。

女兒6歲的那年,也就是我們結婚第七年的夏天,公司派我出差。事情辦完後,歸心似箭的我提前返回了家。為了給他們一個驚喜,我沒有告訴於磊回家的時間,便踏上了返程的火車。

但是,回到家看到的那一幕卻讓我終生難忘。當我看到深愛的老公和一個陌生女人親熱的時候,我死的心都有了。那一刻,眼裏揉不得半點沙子的我,腦子裏冒出的第一個念頭,便是和老公離婚。事後,於磊跪地求我原諒,女兒抱著我的腿大哭時,我的心軟了。我不能讓女兒在一個不健全的家庭長大。周圍無數的事例證明,單親家庭的孩子注定是不幸福的,考慮到這個因素後,為了女兒我決定暫時不跟於磊離婚。

雖然為了女兒我選擇了隱忍,但並不表明我原諒了他。之後的日子,在女兒麵前,我們努力做出恩愛夫妻的樣子,背過女兒,我們則形同陌路。平常的時候,兩個人互不理睬。如果家裏有事需要解決,我們便互留便條。雖然在“冷戰”期間,於磊曾多次向我主動示好,但一想到他和別的女人在屬於我們的家中纏綿時,我的心便像紮了一根刺。這種內心的傷痛,表現在夫妻生活上,便是我對於磊的拒絕再拒絕。於磊見他的努力難以打動我冰冷的心,便搬到了書房去睡,女兒問起,他哄騙她說晚上要寫東西,怕影響我休息才睡書房的。

就這樣,女兒被我們裝出來的和諧所迷惑,在我和於磊造就的偽幸福中快樂地成長。而婚姻中的我們,卻經受著難以想象的痛苦和折磨。在我們分居5年後,因為耐不住寂寞,於磊在外邊找了情人。對於這件事,我雖心知肚明,但已經沒了幹涉的力氣和欲望,因為我已不再愛這個人,他做什麼都與我無關。

時光的腳步匆匆,屈指算來,我和於磊在死亡的“空殼婚姻”中度過了9年。這期間,因為難以忍受從身體到心靈的寂寞,我不是沒有動過與他離婚,找尋自己幸福的念頭,但怕影響女兒的學習和成長,我將這個念頭壓了下來,繼續與於磊維持著名存實亡的夫妻關係。

我想,等再過幾年女兒考上理想的大學,我就和於磊離婚,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到那時,女兒也許就能理解我們,對她的傷害也會小點。

保了事業,我卻丟了幸福

口述/亞東(男,35歲,業務經理)

整理/阿寶

我從不避諱家庭貧困這個現實,因為它時時提醒我要感恩,父母傾其所有供我讀完大學。所以,當我在北京安定下來以後,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努力掙錢,我想在經濟上給予他們補償。

學平麵設計的我找到了一家裝修公司的工作,也算是專業對口。除了勤奮工作外,我別無所長,所以很快我就脫穎而出。加上我腦子又比較靈活,對客戶的創意我總是在電腦上做好備份,因為上學時我就知道,占有資料的多少將決定你日後的發展。我的努力沒有逃脫公司老板的眼睛,他說我將來必成大器,就有意無意地把他的獨生女兒小芸介紹給我認識。

我的身價自然沒有什麼優勢可言,對愛情還能有什麼奢望?跟小芸吃過幾次飯後,她的大手大腳讓我驚訝,可我又不想放棄他父親提供的施展才華的機會,隻好在心底勸自己,或許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慢慢就變好了。父親知道後勸我要慎重,婚姻是一輩子的事,兒戲不得。同時給我帶來的消息是,母親因為長年勞作,所以落下了坐骨神經痛的毛病,天天晚上痛得睡不著覺。我生氣地說:“那為什麼不去醫院看啊?”父親長久無語,我知道,是我榨幹了家裏的積蓄,別說看病,能維護正常生活已經不容易了。

婚後,嶽父開始對我委以重任,工作上我風生水起,家中我卻不能像工作那樣春風得意。小芸具備一些富家女的缺點:自私自利、不懂感恩、疑心病重、做事缺乏耐性,花錢大手大腳……要不是他父親的公司,可能沒有哪家公司會要這樣的員工,而且她還瞧不起公司的外地員工。我曾對她說:“你的父輩就不是本地人,隻是後來有了這裏的戶口而已!”可看她屢勸不改,也隻好聽之任之。我最不能容忍的是,她竟然對我要贍養父母還提出異議。我無數次地對她說父母為了供我讀書已經花去了家裏所有的積蓄,還借了一些外債,而且農村也沒有什麼退休金、養老保險。可從小嬌生慣養的她根本不懂這些人情世故,說:“我父母將來不用你養,你父母也不應該由我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