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力站了起來,問:“聖上和漢中王真的這樣說?”傳令兵從身上掏出了聖旨,說:“這裏有陛下的聖旨!”範力頷首,展開一看,說:“關羽、張飛將軍,漢中王說了,若二位有個閃失,那麼他與二位將軍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所以我隻能是讓二位將軍回去了,回到後方吧!”
張飛圓目瞪直:“是何道理!要是漢軍敗的話,以大哥的稟性也會奮勇向前的!我們就在前線等著大哥前來!”範力沉默了一下,望著諸葛亮。諸葛亮自然知道做人,出來說:“請丞相讓關張二將軍先打先鋒!”
“這,這個,兩位將軍有個閃失,我如何向漢中王交待啊!不成!此事萬萬不成!李剛!”
李剛應聲而出:“末將在!”範力注視著他,說:“你就打先鋒吧!韓將軍會後麵支持你的!”李剛立即應下:“是!主公!”
“慢著!”關羽出聲了,一瞪丹鳳眼,一橫偃月刀:“難不成丞相隻重本部親信,看不起我們蜀中人馬嗎?現在不分蜀交魏吳,隻應該有漢軍之別!一切為公才是!”
範力還是有意要激:“你讓我為公?那好!我可以讓你們出戰,但是你們敢立下軍令狀嗎?不勝甘被斬於軍前!敢嗎?不敢的話就回到漢中王身邊吧!把這情況如實地告知漢中王!知道了嗎?”這都是激將的話。
關羽和張飛以及他們的兒子當然看不慣,關張異口同聲地說:“我等敢!若不勝,我等願於軍前被處斬!”範力大叫:“好!拿筆墨來!”立即有人將筆墨拿來讓二人立下了軍令狀。
範力滿意地點頭,說:“我大軍到來之時,我就得看見你們立下奇功,以喪敵膽!可以嗎?你二人可各帶五千勁卒!”
關羽說:“不必五千!一千人足矣!”範力像討價還價:“三千!”關羽堅持己見:“一千!”範力再減:“各帶二千!不能再少了!”諸葛亮也出來圓場當然知道範力讓他們帶範力點也好有信心,說:“好!丞相說各帶兩千那就兩千!”
關張一揖手,那也就沒話說了,範力讓他們先出發。範力知道這四千人敵人一定是看不起,可是這四千範力撥給的全是精銳,無不以一擋百,而且更多的都是蜀中精銳,跟隨關張多年,敵軍鬆懈之下,先拔頭籌,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漢軍連綿近百裏,而聯軍也是連綿百裏,不過漢軍先來布陣,此時,也見到聯軍最先前方的是各國的雜牌軍,他們率先在前麵,正如範力所料的一般,他們要在前方與範力軍進行短兵相接,這也算是為羅馬軍團先行嚐試嚐試。而關張的四千人馬作為先鋒已經出現了,他們就要開始對敵軍發起攻擊了。
看出得各國的聯軍有[注一]烏孫、龜茲、焉耆、若羌、鄯善、彌、於寘、疏勒、卑陸、卑陸後國、蒲類後國、西且彌、劫國、狐胡、師車尉都國、車師前國車師後國、車師後城國、蒲類國、奄蔡、伊吾、大宛、大月氏、康居、烏弋山離、烏托、無雷、難兜、桃槐、蒙奇、兜勒、高附國、身毒、東離國、栗戈國、嚴國、塞種、縛喝國、移支國、東且彌國。
[注一]:西漢西域三十六國,在東漢時已經有不少的國家被其它國家所並吞了。這些國家是我綜合了許多的史料抄出來的,要是全都注釋清楚的話,那文章就長得恐怖了!我校訂了一下,在兩漢時還存在的國家到了三國時是否存在,找了好幾個小時的史料,這才移除了不少。若有錯誤的,在三國時那些國家已滅的,還望讀者大大指出,謝謝!發現這一章由於查找史料,碼得好辛苦!呼!
鄯善本名樓蘭,昭帝元鳳四年(前77),漢遣傅介子到樓蘭,刺殺安歸,立尉屠耆為王,改國名為鄯善,遷都扜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
條支國為亞曆山大大帝的部下塞琉古一世的塞琉西王國。
身毒又名天竺,是印度。身毒是中國對印度最早的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