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戰韓遂(2 / 2)

皇甫嵩一聽,回憶起來了,說:”叔父曾經總結出漢人和羌人爭鬥許多代人的原因就是[注一]羌戎潰叛,不由承平,皆由邊將失於綏禦。乘常守安,則加侵暴,苟競小利,則致大害。酋豪泣血,驚懼生變。故叔父是招撫羌人,安定羌變,反對對羌人一味的鎮壓和殺戮,以仁義相待,視其如親家兄弟,撫以清平之政,對於不政治昏暗,不遵法度,欺壓羌人的官吏繩之以法。似此,羌人大服。漢人和羌人在皇甫嵩下安定,相處融洽,實乃未所見到!”

禤正聽後,說:”宣帝時,趙充國進攻羌人,也是隻究罪首,其餘的一蓋不問,凡是擒獲的人或財物一並歸還給羌人。還多施恩義予羌人。自此,羌人聯盟自散,終於平定了羌人之亂。而且羌人許久也未作亂。由此可知,若施仁義於羌,必能讓他們感恩戴德!這是長久安定之策!皇甫將軍對於羌人還是有一定的影響,還有其侄皇甫酈長久以來都居於涼州,對於羌人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可以勞煩他們出去以勸誘羌人!”

我問於禤正:”那該如何去做呢?”禤正想了想回答:”主公,我們免戰數日,以懈其誌,然後再出兵以誘他們進伏擊處,大量地擒獲敵軍,那樣就可以施恩惠,也可讓皇甫將軍現身以讓羌人以見真偽了!還有,董卓的部下曾有不少是羌人,主公厚待於他們,再讓他們混到羌人隊中以散布主公仁名的言論。”“好!”我同意了。

十日後,韓遂見我應戰,他便親率人馬衝擊而來,我以兵誘之。韓遂緊追不舍,伏兵四起,韓遂被困於核心。幸得其部下楊秋、成宜等奮死拚殺,將其給救出。可是其許多軍兵,尤其是羌人部眾都被擒拿。而程銀、張橫死於亂軍之中。

韓遂回到營計點人馬,見折了數千人,又損了程銀和張橫,他懊惱萬分。此時,楊秋進言:”韓將軍,範力兵勝不會設防,這樣可是劫寨的好機會啊!”韓遂見是楊秋所言,加上楊秋與自己同為一方官長,並不是自己的屬下,自己有時也得聽一下他的意見,不然他引自己的本部兵馬離開,可削弱自己的實力。

韓遂便說:”劫寨是好,可是範力深知兵法,若他有備,那不是又反中其陰計嗎?”楊秋想想也是,可是他又不甘心放棄這可能到來的好機會,還是決定劫寨。

成宜領三十騎衝進營中,四麵伏兵盡出,成宜被華雄所殺。韓遂和楊秋見狀率兵衝殺而來,與交州兵混殺在一起,雙方直打得難解難分。已經折騰了一晚,且白天又打了一仗,雙方都以疲憊,便各自收兵回營。

韓遂折兵損將,又見交州軍高掛免戰牌,他求戰不得,隻好就這麼地窩著,每天都苦思著破敵妙策。

梁興跑了進來,說:”將軍,範力將羌人盡數遣返,可是我們的部屬卻無一人能回來!而且羌人的武器裝備、財物盡數沒有被押留。聽說範力不但讓他們吃好玩好,而且還招呼得比在我們這裏還好,還賞賜了許多的財物。”

“什麼?”韓遂聽到這的時候,蹦了起來,他氣道:”範力是不是在收買人心?想要羌人離心?”韓遂轉對梁興吩咐:”你給我去密切注意所放歸的羌人,把所得的情況全部告訴於我!”“是!”梁興便去辦了。

[注一]引自後漢書皇甫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