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永平年間(58-75),一個明朗的秋日,在汝南郡(郡治在今河南平輿縣一帶)的一個村子裏,青年學者張劭正在自家的庭院中來回踱步,還不時側耳,聽聽院外的動靜,好像在等什麼人。他嘴裏不住地叨念著:“巨卿兄怎麼還不到呢?”

他念叨的這個巨卿,就是山陽郡(郡治在今山東金鄉縣)人範式。範式字巨卿,是張劭在太學裏的同學,兩人多年寒窗相伴,結下了深厚的友情。兩年前,他們同日離開京都洛陽回家,分手的時候,兩人依依不舍,揮淚話別。那一天正好是九九重陽節,他們約定兩年後的今天,範式來汝南郡探望張劭。

光陰飛逝,兩年的時間轉眼就過去了。越是臨近約定的日期,張劭的心情就越是不能平靜。他迫不及待地要與好友重新歡聚,以至於坐臥不寧,寢食不安。

重陽節終於到了,張劭一家人早早起來,打酒殺雞,忙活了半天,備好了一桌豐盛的酒菜。可是,範式還沒出現。張邵簡直望眼欲穿了,他坐立不安,整好衣裝,急步走到村頭,立在大樹下等候。

眼看就要到正午了,正是兩年前他們分手的時刻。隻見一輛馬車從遠處飛奔而來,車到大樹下停住,下來一個書生打扮的中年人,向張邵疾步跑來,張邵定睛一看,來人正是範式!

兩人跑到一起,各施大禮,然後緊緊擁抱。原來範式途中病倒客棧,若不是店家好心照看,幾乎喪命。

範張二人久別重逢,友情更加堅深,結為生死之交。範式臨走時,兩人約好一定要為對方送葬。

不料,沒過一年,張劭忽然得了暴病,不到幾天,就已經奄奄一息了,臨終之際,張劭的同鄉老友郅君章、殷子征來探望他。張劭懇請二人務必派人去山陽郡通知範式。”

再說範式回到山陽郡後,當地的郡守聽說了他的美名,就請他做了郡府的功曹(官名),範式盡心職守,把事情辦得井井有條,郡守對他十分賞識,有心要再提拔他。

這一天,範式竟然忽然夢見了張劭,夢中的張劭頭戴黑色王冠,長長的帽帶一直垂到腳下,腳上穿的是一雙木鞋,好像一位古代的君王。再看張劭臉上一副焦急的樣子,好像在呼喊自己,可就是喊不出聲音。範式從夢中驚醒,渾身冷汗。他想,難道是當初的戲言成真,賢弟已經作古了嗎?這個夢實在不吉利。

第二天,範式辭別了郡守,郡守再三挽留不住,心中十分惋惜。範式日夜兼程地向汝南郡趕去。途中正遇上張劭派來向他報信的人。他一聽這消息,當時就口吐鮮血暈了過去。醒來之後,範式買了白馬素車和奔喪用的物品,駕著白馬素車,身披白練飛奔而來。

可是,就在範式趕到的頭幾天,張劭已經去世了。到出殯的這天,當地仰慕張劭名聲的人都趕來了,。說來也怪,那輛載著張劭靈柩的馬車走到村口那棵兩人重逢的大樹下時,車輪突然陷進一個土坑,任憑眾人死命往外拉,車還是紋絲不動。

正在這時,遠方傳來一陣倉促的馬蹄聲,

正是範式的白馬素車。車到近前,範式跳下車來,撲到張劭的靈柩上痛哭起來,

過了一會兒,範式止住哭聲,說道:“賢弟,你該去安息了,哥哥送你下葬。”

說著他招呼眾人扶住車轅,大家使勁一推,真是怪了,這回靈車一下子就出了土坑,順利地移像墓地了。

眾人見此場麵,又感動又吃驚,都讚歎範張二人真是生死之交,誠信君子,說是由於他們二人的信義感動了上天,才出現了這樣的怪事。

後來,範式安葬了張劭,為他守墓三年才獨自離去。

簡評

兩個少年在人生最好的時光,訂下了生死之約,未曾料到不幸竟突然而至。這個故事流傳至今已經有了一些傳奇的色彩,但想要表達的意思還是很鮮明,一個在天堂,一個在人間,兩人情深共赴生死之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