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自取其辱(2 / 3)

這件事在市文學界廣為流傳。業績平平的H作家但是是本市的佼佼者,這讓諸葛雄起感到他的人格有問題,很不願與他,與市上的作家群交往。

市上的作家紮堆,風氣也不太好。大家在一起的時候,不是罵這個名家的作品,就是罵那個名家的作品,某些諾貝兒文學獎都是一堆堆臭狗屎。總之人家那大海中的龍蝦,就是沒他這泥田中的泥鰍棒。某人一說自己的創作計劃,大家如果不是用女人話題岔開,就是這個上來一斧頭,那個上來一彎刀,這個上來一鋸子,那個上來一鐵錘,總之最後把你的萬丈雄心,弄成一堆灰,風一吹,不見了。諸葛雄起過去認認真真地與他們紮過兩三年堆,他沒寫出任何作品,大家也沒寫出任何作品。不見鼓勵,隻見人人手中都拿著一個錐子,在幫助你泄氣。

倒不如不與他們紮堆,一個人遠遠地在一邊,悄悄地寫。沒人表揚,也沒人幫著泄氣,朝著一個目標,兩三個月,便一大組作品出來,半年一年,一部沉甸甸的草稿就產生了。雖然成功的隻占三分之一,但是諸葛雄起認為,作為一個寫作者,他的任務隻有一個,朝著某個目標,寫,再寫,還是寫,無條件地寫。隻要他感覺自己在進步,就不顧一切地寫。進步著,目標就漸漸會達到。

諸葛雄起覺得年少成名的,也許會因為浮燥及根基不牢,成為夭折的流星;

青年時期勤奮的失敗者,中老年時各方麵磨礪得成熟老辣了,會大器晚成。

而路徑隻有一個,就是不論成敗,朝著目標,大量地寫作,大量的積累,等待質變,等待石破天驚。

諸葛雄起不願與普通庸俗的作家們紮堆,還有一點,就是他不信推薦。他感覺一個作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永遠追求自己的創作特色,寫出永恒大美的文學精品。你就是你,你不抄襲任何人,任何人也無法抄襲你。並且這創作特色要努力表現一些人類共性,就是說你寫的故事,在中國、日本、美國、俄羅斯、英國、埃及、印度等國人中,都可能發生。終生不懈地去探求這些人類共性的真理,也許會引起全人類中的一部分人的共鳴。

這種成功需要推薦麼?

隻有自己愁眉苦臉,愁得像一張老母豬的臉那麼漂亮地去發現這些永遠發掘不盡的文學精品。

好的文學作品就像中國古代的美人貂嬋,董卓喜歡她,呂布也喜歡她;到了後來,曹操喜歡她,關公也喜歡她。大家絲毫不會覺得,她在前麵有那麼多男人“先進”了,大家就不喜歡她了,不,大家也樂意當“後進”。而且,還有更多的人樂意當“後進”,能當“後進”的人,普通人可不行,要非凡的人才行。

孬的文學作品,就像一個醜陋的女人,即使她是真正的處女,也沒有人要她。即使她給男人大把大把的金銀,想著親她一下都要惡心陣陣,她追某個男人的速度是一隻獵豹,那逃跑男人的肚子下,會長出三隻獵豹的腳來逃跑。

平庸的作家,隻能抱小出版社的大腿,還未必能抱著。

可是一個真正優秀的大作家,卻是眾多好出版社來追逐你。休道是將你的衣袖拉爛了,為了得到優秀作家的好書稿,好出版社甚至會把這些優秀作家的褲子都拉落呢。

諸葛雄起認為,把一個在城市中生活了十年的作家,棄置到一個無人區生活十年,他一定會寫出大量的作品,而且絕對有神奇的珍品。沒有了燈紅酒綠,沒有了女人,沒有了許多有害的生活,在打死一隻野獸填飽肚子後,坐在石頭上,他在空前的寂寞中,就會產生精神渴求,於是大量的精神糧食就在他內心生根發牙,春華秋實了。

野人成為作家,不一定是好作家;但是,一個都市裏的作家成為原始森林裏的野人,再由野人成為作家,一定是個好作家。

所以諸葛雄起不願與作家們紮堆,寧願當一個孤獨者。

星期五的下午,諸葛雄起早早地來到車站,等毛詩人和老孟。

天已經麻黑的時候,諸葛雄起終於看見老孟下車了。他的旁邊,有一個高大的帥哥。諸葛雄起迎上去,老孟介紹道:這位就是全國著名青年詩人毛XX大詩人。

諸葛雄起與毛詩人握手道:歡迎光臨,非常榮幸!請上我的家,一切都準備好了。

諸葛雄起看那毛詩人,果然氣質非凡。他至少有一米八,披肩長發也許有一米,前邊的胡子也許有半米,麵目清秀。他的穿著是詩人的穿著:大家都穿著襯衣,他卻穿件內衣,外穿一件厚實長大的棒針衫,下麵一條極厚的牛仔褲,還有一雙旅遊鞋!大家還在過夏天,他已經在過冬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