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當好家庭裏的“財政部長”(1)(1 / 3)

章序

有句老話叫“丈夫是摟錢的筢子,妻子是裝錢的匣子”,就是說,男人適合賺錢,女人適合當家。如今中國家庭,不說全部,至少大部分是靠女人來計劃家庭消費、打點日常開銷、保管進出賬戶的。據有關調查顯示,在家庭裏掌管財務的70%以上為女性。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女人都會當家,都會理財,也有許多的女人沒有理財的意識,缺乏當家的本領。有統計表明,雖然女性擔當了許多家庭的“家庭首席財務官”,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女性隻不過是家庭存折、信用卡、票據的“保管員”而已。女性理財的水平低,當家的能力差,是許多家庭過得不順暢不如意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麼,作為一個女人,如何履行好家庭理財的職能呢?

牢牢抓住家裏的“財權”

我們開篇就建議女性要牢牢抓住家裏的“財權”,這並不是號召女性都去與丈夫爭地位,搶權力,從而挑起家庭矛盾,引發家庭糾紛,而是我們覺得女性本身的特殊潛質與在家庭裏的特殊地位,決定了她們更適合掌管家庭裏的財務。

國際市場調查公司 A C尼爾森提供的一份報告顯示,目前中國七成以上的家庭已由25~44歲的女性掌握了“購物大權”。小到油鹽醬醋,大到家電房屋,妻子的意見都起主導作用。

在營銷基金的過程中,有人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基金的機構客戶多是男性掌舵,而個人客戶多是女性客戶,這從一個側麵證明中國家庭的財政大權多掌握在女性手裏。另外,從銀行的統計數據看,最受銀行關照的VIP客戶,女性要占一半以上。金融界人士認為,就天性來說,女性更善於理財。這是中國多數家庭由女性掌管財政大權的根本原因。

一般來說,女人兼顧八方的才能與天生細膩的心思使她們更能全麵兼顧理財的方方麵麵。比如,在照顧家人的飲食上,男人一定比不上妻子在菜市場上的遊刃有餘;過年過節,妻子會備下夫婦雙方父母的禮物;在孩子的教育經費、家庭生活費、養老備用金、意外事件備用費等方麵,細心的主婦大都能夠安排得妥妥帖帖。另外,女人最清楚什麼商場會降價,什麼商場在酬賓。一般情況下,同樣數量的錢,女人花的要比男人實在得多。

因此,有人說,女人天生是理財的行家。由她們掌管家庭裏的財權,有五大好處:

一是“細水長流”。出於女性對家庭的責任感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的操勞角色,她們深知日常花銷猶如細水長流,平時似乎看不見花銷,累計起來卻是一個不小的數目。這決定了她們對於家庭理財最基本的看法:注重平常儲蓄積累,最常去的地方就是銀行和超市。

二是“精打細算”。這與女性的性格特征有關,她們在家庭消費(比如購物、買菜)和投資理財(比如存款、購買保險、國債、房屋等)方麵同樣體現出細心、精明的風格。

三是“遠離風險”。女性對於冒險態度要保守得多。對於高收益但高風險的投資,比如股票、外彙、期貨等,總是沒那麼輕易進入,更傾向於選擇穩健型的投資項目。

四是“量入為出”。女性信用卡出現透支的情況比男性少得多。在日常開支方麵,女性也大都遵循量入為出的原則,不像男性那樣喜歡超越實際能力盲目消費。

五是“集思廣益”。銀行接觸到的理財谘詢客戶大都是女性,從這一點上看,女性在當家理財方麵顯然更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不輕易自作主張,草率行事。

正是基於上麵所說的這些緣由,我們建議女性要主動地接管家庭裏的財權。這不是爭什麼權奪什麼利的事情,而是為了家庭的幸福美滿,因此女性不要有什麼顧慮。如果丈夫對此不理解,女性則要把道理講清楚。當然,女性掌管家庭裏的財權,並不意味著家裏的大小事都是她一個人說了算,夫妻之間要多溝通,多商量,尤其是牽涉到重大的投資項目或者大型的消費支出(如購房買車買電器之類),更要雙方認真研究,達成一致意見。另外,女性掌管財權,也不能完全剝奪丈夫的財產支配權與消費決定權。有的妻子把丈夫身上的錢搜得一幹二淨,讓丈夫沒有任何的消費決定權,這一方麵影響了丈夫在外麵的交際與應酬,另一方麵也影響了夫妻雙方的信任與感情。有的丈夫為此隻好去存私房錢,以此來逃避妻子的經濟管製,這樣的結果顯然是適得其反。此外,我們說女性要牢牢地抓住家裏的財權,這是就大多數情況所說的。但如果在某些家庭裏,女性並不具備理財的能力,那麼也不要勉強,應該主動地讓男人來當家理財。總之一句話,不管是誰來當家,其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把我們的家庭建設好,管理好。

女人會理財,家庭最幸福

在多數的家庭裏,先生們都習慣把工資交到太太手裏,由太太來掌握家裏的日常開支。正因為如此,太太理財能力的強弱,往往成為家庭日子過得好壞的主要原因。許多收入並不豐厚的家庭,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有些收入頗豐的家庭,日子卻過得時好時壞,有時還會出現入不敷出的局麵,根本原因就在於家庭理財是否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