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次馬賊禍亂後,俊靡縣民生凋弊。
俊靡縣令為了自己前途考慮,瞞報說俊靡一切如常,無需減免賦稅。這位縣令要求哪怕是用口糧、籽種來湊,也要把額度湊齊。
一些不堪重負的百姓開始逃離俊靡,而田氏治的徐無縣殷實富足,又離俊靡最近,自然成了他們的首選。
密切關注賦稅征收的俊靡縣令很快發現了這一現象,把新招募的五百郡兵悉數派出,駐守在通往徐無縣的幾個路口,仔細盤查過路之人。此舉剛開始確實有用,上百戶舉家搬遷者被強行遣回,但俊靡縣令顯然低估了百姓的智慧。
回到故裏的百姓們假裝認命,默默等待時機,春節前後,縣令放鬆了警惕,守備減弱。有了上次經驗的百姓們,隻將值錢物品隨身攜帶,被盤查時,假借探親之名騙過了駐守郡兵。還有一些百姓幹脆繞道無終,然後再奔往徐無。
待俊靡縣令發現時,已有近千戶百姓逃脫。俊靡縣令大怒,立即書信一封派人送往郡守府,誣告田仁意圖不軌、妖言裹協鄰縣百姓,同時點齊500郡兵,決定先下手為強,要去徐無把逃跑百姓抓回來。
春節還沒過完就攤上這頭疼事,田仁也是十分無奈。
這些俊靡百姓帶的口糧衣物極少,到達徐無時已經消耗得差不多,田仁隻好發放一部分糧食和禦寒衣物,讓他們先安頓下來,再快馬送信往郡守府,稟報這些情況,請郡守大人示意如何處置。由於境內道路平整,加之徐無離土垠更近,田仁的信先送到郡守手中,郡守大人看完田仁後一個時辰,才收到俊靡縣令來信。
兩個縣令都算自己下屬,平日裏也沒少孝敬自己,可算手心手背都是肉。郡守大人斟酌了一番,最終還是決定親自跑一趟徐無,給兩家調解。
就在劉郡守趕到徐無前,事情又發生了變化。
火急火燎的500俊靡郡兵,在俊靡縣令親自督促下,隻趕了半天路就進入徐無境內,在章頭塢外造飯歇息。
這些新招募的郡兵疏於操練,紀律渙散,加之有縣令大人撐腰,便搶了章頭塢外正在耕地的三頭耕牛,還打傷了耕地百姓,然後在田間殺牛煮食。
章頭塢的塢堡依田仁令修得高大厚實,但塢中實際隻有百餘戶人家,農閑時參加鄉兵操練的有八十餘人。受了氣的村民回塢說明情況,塢內一下炸了鍋,幾個性急的後生就要抄家夥去拚命。
巧的是,春節期間,段七下令徐無縣的郡兵回家休息十日,其中就有章頭塢的第一好漢章大膽。
這章大膽是軍中一名步卒,身材魁武、豪爽勇猛,軍中與他親善者不少。俊靡郡兵搶牛時,章大膽正在塢裏和幾個後生劃拳吃酒。吃了酒的後生們也紛紛要求章大膽帶他們出擊,要讓敵人見識見識他們的武勇。
章大膽卻比較冷靜,沒受這些後生的影響,平複了這些人的怒氣,讓他們稍安勿躁。
然後,章大膽有條不紊的指揮眾人緊閉塢堡大門,嚴防敵人來範。同時讓幾個後生敲鑼,迅速將塢裏鄉勇組織起來,做好作戰準備,在塢內打場待命。此外,有派幾人從後門出發,去附近的幾座塢堡找同樣在家休息的袍澤求助。
三個章大膽的袍澤聽完報信人傳遞的口信,也是怒氣橫生,立即召集鄉勇,各自集齊了200、400、100餘名鄉勇,火速趕往章頭塢。確認了來援人數和抵達時間後,章大膽從塢堡後門偷偷溜出,到半路迎接他們。
三支鄉勇都到齊後,章大膽做出部署:100鄉勇隨章大膽進入章頭塢,其餘分左右兩支繞過章頭塢,約定聽到喊殺聲時從左右兩翼衝擊敵人。
安排停當,章大膽下令打開大門,率領約200名鄉勇衝向敵軍。
此時此刻,俊靡郡兵剛開始分食牛肉。
俊靡縣令聽得梆子聲和呐喊聲響,嚇了一跳,定睛一看,見衝出來的人不多,武器隻是棍棒一類,看打扮這群人也不過是尋常鄉農,便不以為意,下令讓新上任的縣尉率人去嚇退對方,他自己繼續坐在原地喝牛肉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