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要善於在實踐中總結經驗——《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研讀劄記(2 / 3)

其次,不斷地總結實踐中的經驗,是完善和發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要求。

運用國際的和我們自己的曆史經驗,包括正麵的和反麵的經驗,來指導現實的鬥爭,這是小平同誌指導實踐的一個重要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他曾說我們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應該說‘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麵教訓。沒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訓,就不可能製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思想、政治、組織路線和一係列政策。應當特別指出,小平同誌不僅在一般意義上強調總結經驗的重要性,而且還極為重視總結實踐中的新鮮經驗。在他看來,當前我國正在進行的改革開放事業,是一場深刻的試驗,是要經曆一個不斷深化和逐步完善的探索過程。而這個探索的關鍵是要搞清楚什麼叫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是十分不容易的,正如小平同誌在1987年所說的它“還在摸索之中”。誠然,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理論和實踐獲得了巨大發展,在這個實踐的基礎和過程中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這無疑是有著深遠的意義。但即使這樣,還應當實事求是地說,這還是一個比較係統的初步回答。因而這個理論的繼續完善和發展,還有待於進一步的實踐,還有待於實踐經驗的不斷總結。

小平同誌強調要不斷總結實踐中的經驗,還基於以下這樣兩種情況的考慮:其一,在這場深刻的變革中,理論與實際不一致的情況,理論被割裂、被歪曲和被誤導的情況,是有可能出現的。例如,他曾不止一次地指出:“自由化本身就是對我們現行政策、現行製度的對抗,或者叫反對,或者叫修改。實際情況是,搞自由化就是要把我們引導到資本主義道路上去”。他強調:“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我講得最多,而且我最堅持”。還有,對這場變革中可能出現的逆向發展,他也是十分警惕的,他說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麼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又說風氣如果壞下去,經濟搞成功又有什麼意義“?等等,就是指的上述這種情況。其二,改革本身是一個試驗和探索,”這中間一定還會犯錯誤,還會出問題。關鍵是要善於總結經驗,哪一步走得不妥當,就趕快改。所以善於總結實踐中的經驗,是把握改革的正確方向,克服自身錯誤的一個重要保證,這顯然也是完善和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所要求的。

小平同誌強調要不斷總結實踐中的經驗,是堅持了實踐的觀點,堅持了實踐是檢驗真理惟一標準的觀點。在這場深刻的變革中,那種不允許出一些問題、犯一些錯誤的觀點,是不現實的;同樣,那種把實踐標準隻用來檢驗過去,而不必用來對待現在的觀點,也是幼稚的。小平同誌與這兩種錯誤的觀點相反,他既勇於實踐,勇於改革,又勇於正視實踐中出現的和可能出現的問題,把實踐是檢驗真理惟一標準這一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貫徹到底。小平同誌關於要善於總結實踐中經驗的提倡,正是這一精神的體現。列寧在十月革命勝利後不久曾說過現在已經到了這樣一個曆史關頭:理論在變為實踐,理論由實踐賦予活力,由實踐來修正,由實踐來檢驗。這說得何等好啊!從這裏也可以體味到小平同誌上述倡導的內在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