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正義永遠戰勝邪惡(2 / 2)

六十載沉痛創傷,點點滴滴烙在記憶深處,天怒人怨鑄就萬代鐵證,任何魔招鬼技休想抵賴罪責,生存民眾望戰火遠離蒼生,悲劇不再重演。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正義的中國人民血管裏流著戰勝惡魔的遺傳因子,細胞中承襲著孫子兵法的傳統密碼……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終於拿起了武器,以自己的血肉築成新的長城,誓死捍衛起碼的生命權利!

長江黃河在咆哮,太行呂梁在怒吼,萬裏長城挺起義憤的脊梁……在這塊孕育過“四大發明”的沃土上,男女老少都被迫鑽研新的軍事課題,極大地發揮著新的鬥爭創意,以變化莫測的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雁翎隊……抵抗武裝到牙齒的入侵惡魔,終於將不可一世的日寇埋葬於正義的人民戰爭汪洋大海之中!

八年抗戰中,中國軍民死傷3500萬人,其中死亡2000萬人,財產損失1000多億美元。這種舉世罕見的慘重傷口,太空的金梭銀梭日夜交替地縫,仍然無法縫合,大地的江河湖海連續不斷地衝洗,依然洗不愈……正是為了避免這種巨大的傷害,當初無數先烈才以青春的熱血寫下世界戰爭史上最光輝的篇章。他們展示的無數次大小戰役,從構思到實施,都是獨創的傑作,成為世界反法西斯鬥爭中的寶貴遺產。

抗戰時期,在日寇氣焰最囂張階段,八路軍就在平型關巧妙利用地形和氣候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我以崇高的敬意擬出一副對聯,頌揚這一標誌抗戰曆史轉折的光輝戰例:

夜裹厚幕,雨傾水簾,高山巨川都掩護,平型關悄然設伏,隻等甕中捉鱉,為華夏百姓報仇雪恨,讓八路凜然威風大長。

晨披輕紗,山走泥丸,枯木朽株齊幫忙,鬼子兵昏然就範,正好關門打狗,使板垣集團丟盔撂甲,令日軍囂張氣焰驟滅。

在華東戰場,台兒莊會戰則是一曲悲壯的交響曲。中國軍民集中優勢兵力與日軍精銳部隊激戰,經過艱苦壯烈的拚死戰鬥,取得了殲敵萬餘的重大勝利!

百團大戰是一部消滅邪惡的英雄史詩,三個半月的時間裏,日日夜夜都有華章佳作發表,讓世界軍事史為之熠熠生輝。百團大戰也是一副展示作戰藝術的巨幅畫卷,一千八百餘次戰鬥,幾乎每次都不愧為神來之筆,使這幅稀世極品具備了“兵書”的價值。

曆史規律早已證明,邪惡從哪裏冒出,哪裏必然會有正義的重拳出擊,而最後必然是以正存邪亡作結。因而我們要永遠牢記曆史,精心塑造未來。

原載《平陽文藝》200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