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河和雁奴

淘河又名塘鵝,學名叫鵜鶘,是一種很大的水鳥。

龍城不大,但有個很大的動物園,人們叫它為牲園。因為,龍城是個江邊城市,江水彎彎曲曲的,江邊有很多江汊子,岸邊叢生著茂密的大樹,於是,人們在這兒建了公園。公園的三分之二都是水,水裏養著很多水禽,名叫水禽湖。

水禽湖有不少趣聞,最有趣的要算淘河和豆雁的故事了。

有一隻大淘河,體長差不多有兩米,體重有十多公斤,翅膀又寬又大,巨大的嘴巴底下,掛著個血紅色的喉囊,它獨霸著橋東邊的幾畝湖水,水裏養著很多魚,它每天就優哉遊哉地遊在水麵上,用翅膀拍水,“劈哩叭啦”亂響,把魚群趕到離岸邊很近的地方,趁魚兒撞壁回頭的時候,連水帶乍草,當然還有魚,一起吞入嘴中,送入喉囊。

它的喉囊能壓縮,把水擠出來,吃掉魚和乍草,斤八重的魚,它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吞入腹內,不僅如此,它也吃青蛙,還敢吃落在岸邊的麻雀。

這個東湖是淘河的領土,其它水禽極少敢跨越雷池半步,隻有一隻弱小的豆雁,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進了東湖,一下子它就變成了淘河的奴仆。

這隻豆雁本是一群豆雁中的一員,不知什麼原因,它沒有伴兒,孤零零的獨自一個,夜晚它要站在小島的石塊上放哨,吃食時,它總是最後一個,有時候還被同伴欺負,你一嘴他一嘴地啄,它的日子很淒涼。

有一天早晨,孤獨的豆雁在岸邊拾到一束穀穗,剛剛銜在嘴裏,就被同伴們發現了,同時有七八隻豆雁衝過來搶,用翅膀抽它,用喙啄它,還有一隻竟然跳上它的背,用嘴叼它的毛……開始,它還想保護自己的果實,搖晃著腦袋,蹁著八字腳擺脫對方,但是,它的力量太單薄了,隻好丟下穀穗逃跑。

有一隻豆雁搶走穀穗,另外幾隻還是不依不饒,繼續追打孤獨的豆雁,它全力猛跑,竟然一下子飛起來,“撲啦啦”越過小橋,栽入東湖的水中了,從此,它再也回不去西湖了。

東湖中間,有個人工堆砌的小島,島中央還有一棵小樹,那是淘河休息的地方。開始的時候,豆雁總是躲得遠遠的,在水邊和小橋下遊弋,不敢接近小島,隻有淘河遊在水中時,它才悄悄走上去,站在樹下小歇一會兒。

有一次,它麻痹大意了,歇著歇著,它進入夢鄉。淘河迅速遊近小島,猛撲到豆雁身邊,用大嘴戳豆雁,啄豆雁的羽毛,一根一根往下拔。豆雁猛然醒了,嚇得混身發抖,拔腿就跑。淘河張開大嘴,一下子夾住了豆雁的脖子。豆雁掙紮著,撲著翅膀,癱在地上,兩眼淚汪汪的。很顯然,隻要淘河合上大嘴巴,豆雁的脖子就會斷的。不知為什麼/淘河沒有那樣做,它很快就鬆開嘴巴,並在豆雁背上戳了幾下。

豆雁好象懂得了淘河的意思,它掙紮著站起來,挨近淘河的身邊,用喙給淘河梳理起白色的羽毛來,它幹得很盡心,很快把淘河的全身梳理了一遍。

淘河泰然站著,一直到它心滿意足了,才用大嘴推著豆雁,離開小島,一大一小兩隻水鳥,雙雙下了湖,淘河在前,豆雁在後遊了起來。

豆雁並不安心於自己的奴仆地位,幾次趁淘河不注意,想偷偷溜開,結果被淘河發現了,用武力趕回來。有一次,淘河生氣了,一路啄著豆雁,把它背上的羽毛扯下好多根,羽根上都掛著肉。

從此,豆雁不敢再生妄念,規規矩矩地服侍淘河,幫助它趕魚,給淘河撈水草,為它梳理羽毛。天熱的時候,還站在島上用翅膀給淘河扇風。淘河就像一個老爺,豆雁就像個仆人。

這樣的局麵,一直持續了一春一夏,直到秋初的時候,牲園的管理人員清理橋洞,把堵洞的鐵絲網打開了,這時,淘河才帶著豆雁竄入西湖。

不知為什麼,淘河同大天鵝發生了戰鬥,一隻公天鵝“艱嘎”叫著,同淘河從水中打到岸上,又從岸邊打入水裏,它們用翅膀抽來抽去,結果,淘河失敗了,它的大腿受了傷,流出殷紅的血,“哏嘎”叫著逃開了。

豆雁哪兒去了?原來,它趁著兩隻白鳥大打出手時,偷偷溜回雁群去了。豆雁們也一反常態,容納了它。

如今,淘河又變成孤獨者了,它幾次悄悄接近豆雁群,企圖找回它的奴仆,可豆雁們都不喜歡它,“哦哦”一通亂叫,把它攆走了。

於是,淘河的地位在西湖裏一落千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