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現的朦朧(2 / 2)

很奇怪這封信是他寫給布雅的第十九封信,布雅居然笑了,也在那天她吃了很多的飯菜,她也把寫給媽媽的信和詩燒為灰燼,也突然明白自己是不應該承受父母之間的錯.

我是無辜的,我要好好地生活下去.布雅告訴自己.

喜歡那個詩人不是很偶然,其實就是受那個朋友的影響,他本人很喜歡這個詩人,當時受七十年末的那些朦朧詩人的影響,詩人用他們冷竣目光審視生活的態度,叛逆的姿態使他對布雅講這些時也讓布雅突然感到了心的歸宿,因為她明白,自己的矛盾,複雜,自己的憂慮,自己對前途的迷茫正是和他們的抒發有著不謀而和.

年老的人相信宗教,年輕的人需要偶像,那時,那個詩人就是他們共同的偶像,而那個人和她的關係永遠是離愛情很遠,離友誼很近,抑或他帶給布雅的是比親人更親的溫暖.

那時的布雅對生活不在撒嬌,除了他之外,兩個內心孤獨者引發著強烈地共鳴,雖然布雅對他說;沒期望做個詩人.

但是卻不可竭止地開始喜歡上了朦朧詩,她厭惡嘈雜的人群,對充坼俗流的生活開始逃避,父親說布雅變態了,也許真是如此布雅和他才更有契合點,往往是他看著布雅偶然創作的既興詩搖頭稱是“怪才”而布雅看他畫的那些抽像畫,聽著他的臆喻和暗示,不免笑稱他真的“鬼才”,但他們卻隻能是靈魂上的好朋友。 ?

有一年他去北京美術大學學習,布雅舍不得,哭了,她感覺沒有人再欣賞她的孤獨了,也沒有人再陪她享受孤獨和不可言說的靈感了.

後來,他給布雅寄來了那個詩人的兩部作品,當時這兩本書帶給布雅深受震動,她憂傷的靈魂好象突然有了依靠,也感覺他沒有把她忘記,原來孤獨的人也需要有人牽掛的

在長途的電話廳上布雅聽他講到的還是那個詩人,於是她知道頭上帶的帽子是他用自己的褲腳筒做的,他帶這個帽子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塵世間汙染他的思想,用那詩人的話說他的高潔是與生俱來的。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很喜歡他寫的詩,簡單,純靜。

青青的野葡萄

淡黃的小月亮

媽媽發愁了

怎麼做果醬

我說:

別加糖

在早晨的籬笆上

有一枚甜甜的

紅太陽

詩人的詩充滿著期待和希望,盡管生活清苦、艱辛,可明天一切都會變好。不用發愁,不要煩惱,明天會有一枚紅紅的太陽,會有一個甜甜的希望.

這同時也是布雅的希望.

後來崇拜的詩人自殺了,這之後布雅也不再讀任何人的詩,他送給布雅的詩人兩部驚世之作也找不到了,被人偷竊了,還是搬家時失落了,布雅已不再去想,她隻知道,詩人死了,他不是聖人,他極端的結束了自己和愛人的生命,也結束了布雅的臆想.

知道人生絕不能像詩人那樣脫離現實的過,布雅逐漸在現實中清醒過來.

那年,大雪紛飛,他來告別,他傷感地說;明天我就要去另外一個城市去闖蕩生活了,你要保重!

他已經剪掉了長發剃了個光頭也不再畫那些沒有帶給他收入的畫,他們開始選擇了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