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事企業單位負責人(2 / 3)

1937年9月在店頭從事黨的地下工作,曆任店頭小學學生黨支部書記、店頭區區委副書記;1939年秋到延安,先後從事社會工作隊偵察工作、保安處保安工作;1942年春參加延安整風運動,並在延安大學行政學院司法係學習,後在偵察二科工作;1947年在中央黨校五部學習黨的新區政策;1949年調西北公安部經保處任二科科長;1953年任西北工程局保衛處處長;1958年調中央建築工程部工作,後任上海同濟大學建材係總支書記;1961年任上海高教局農場場長、黨委書記;1963年調任上海電機製造學校黨委書記;1970年任上海輕工設計院負責人,1972年任上海輕工業學校負責人;1978年10月負責籌建上海機械學院;1984年參加上海大學商學院創辦工作並任黨委副書記、書記;1989年12月離休。

李永珍

李永珍,男,漢族,黃陵縣阿黨鎮阿黨村人。

8歲進私塾讀書,13歲考入縣立高小,後又考入西北農民學院附屬中學高中讀書,學習刻苦,成績優良。1943年考入山西大學文學院,1944年回到黃陵從事教育工作。1945年8月重新入國立河南大學教育係(當時學校在陝西寶雞,後遷開封市又遷江蘇蘇州)。李永珍在河南開封時就積極傾向革命,自學俄語,閱讀了許多革命書籍,並利用學生自治會發展進步同學。為了擺脫當局對自治會的控製,積極組織進步同學團結一致爭取能代表學生利益的人當選,使自治會改造獲得成功。改造後的自治會革命氣氛十分活躍,以校內的“民主牆”為陣地積極宣傳革命,從而引起反動當局的追查。李永珍不但沒有退縮反而繼續組織進步同學與敵人進行秘密鬥爭,並主辦進步刊物。1948年學校南遷,李永珍在遷校途中親眼看到了共產黨和國民黨的不同,更堅定了他擁護、參加共產黨,渴望找到共產黨地下組織的信念。河南大學遷到蘇州,當時中共地下組織——上海工作委員會在蘇州積極發展革命力量,李永珍由薛進明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終於達到了目的。後來河南大學建立地下黨支部,李永珍擔任支部書記。他為黨的事業忠心耿耿,經常冒著生命危險宣傳、聯絡、壯大、發展革命力量,並秘密創辦進步刊物《新生》,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發展黨員17人。

李永珍利用學生自治會這個合法組織,與學校當局展開鬥爭,組織進步學生罷課、上街遊行,使反動的學校當局不得安寧。反動當局加緊鎮壓學生。在嚴酷的白色恐怖險惡勢力下,身為支部書記的李永珍毫不畏懼,總是機智、果斷地和上級接頭,出色地完成了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

新中國成立後,李永珍離開學校,先後在蘇州市公安局、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蘇州市二中工作。

1958年10月李永珍因病不幸去世,終年36歲。

王誌英

王誌英,男,漢族,1924年7月出生,黃陵縣橋山鎮上翟莊村人。194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初小文化,少尉軍銜。

1948年2月參軍,先後在黃陵縣警衛隊、中央保衛三營、西北保衛團當戰士;1956年6月調公安部隊西北第一團任排長;1959年4月任武裝民警總隊第一團副指導員,1966年2月任指導員;1966年12月轉業至西北建築工業局任第六分公司書記;“文革”期間遭受迫害,停職下放勞動改造;1970年平反複職,曆任西北建築工業局第六分公司生產科長,第七分公司革委會副主任、黨委書記;1978年5月離休。

張耀忠

張耀忠,男,漢族,1924年10月出生,黃陵縣太賢鄉奎張村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42年參加革命,任陝甘寧邊區文化教員,1944年初加入邊區遊擊隊黃陵支隊;1947年正式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後曆任西北軍政大學幹事、秘書,期間參加了解放臨汾等戰役,榮立二等功1次;1950年隨軍南下,任西南空軍預科總隊(第十三航校)大隊指導員,期間於1954年被評為全軍英雄模範,榮立一等功1次;1958年轉業至成都紅旗玻璃廠任黨委書記;1965年任四川省三線建設委員會處長,1970年任省援外辦主任,1980年任省測繪科研所所長、書記,1983年任省測繪局機關黨委書記;1987年離休,2001年9月逝世,終年77歲。

楊樹耀

楊樹耀,男,漢族,1923年5月出生,黃陵縣店頭鎮白石村人。194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初中文化。

1945年在黃陵教育館工作,後參加地下組織活動,在當地當偽保長;1947年在雙龍統戰部學習;1948年在宜君縣政府工作;1949年任洛川地委組織幹事;1950年任商洛地委組織部組織科長;1953年任西安慶華電器製造廠秘書科副科長、行政科副科長、車間負責人、慶華公社社長、慶華中學革委會主任、黨支部書記;1983年離休。

劉智英

劉智英,男,漢族,1930年3月出生,黃陵縣倉村鄉下常村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49年5月在甘肅省玉門油田工作,曆任司鑽,大隊指導員,黨總支副書記、書記,煉油廠黨委副書記、書記;1979年11月任玉門石油管理局副局長,1983年6月任工會主席,1986年3月任調研員;1990年4月離休。

梁楓

梁楓,女,漢族,1930年1月出生,黃陵縣太賢鄉北村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49年3月在西北軍政大學後勤部工作;1950年隨軍南下成都,在西南空軍預科總隊(第十三航校)幼兒園工作;1953被選送到四川大學工農速成中學學習;1954年在西南師範學院學習,畢業後轉業至成都市人民政府第一招待所工作,曆任住宿部主任,招待所所長、黨總支書記;1988年離休。

梁中心

梁中心,男,漢族,1938年4月出生,黃陵縣侯莊鄉五交地村人。195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高級政工師。

1955年3月在蘭州市公共汽車公司(現蘭州公交集團)當售票員,1956年6月任公司團委書記,1959年8月任公司行政、黨辦秘書,1964年8月任公司政治處辦公室副主任,1965年12月任公司第三車隊黨支部書記、政治指導員;1969年11月任蘭州膠鞋廠革委會副主任,黨委副書記、書記;1979年12月任蘭州第二毛紡織廠黨委書記;1984年6月任蘭州物資貿易中心經理;1986年6月任蘭州紅旗服裝廠(現蘭州紅旗裝飾公司)黨委書記,1985年4月任縣級調研員;1998年10月退休後於2002年5月被《神州詩書畫報》社聘為編輯。

曾當選中共甘肅省第六次代表大會代表、中共蘭州市第八次代表大會代表;1959年被評為蘭州市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1991年被評為蘭州市“優秀黨務工作者”。

白建國

白建國,男,漢族,1965年8月出生,黃陵縣太賢鄉瓦梧村人。大學學曆,中國共產黨黨員。

1982年5月在黃陵縣郵電局從事電報業務;1984年考入陝西省郵電學校綜合電信專業,1987年畢業後調延安地區郵電局任秘書;1990年考入郵電部管理幹部學院行政管理專業;1993年12月調海南省郵電管理局任秘書,1998年任局辦公室主任助理,1999年郵電分營後任海南省郵政局辦公室主任助理;2000年3月,調任海南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綜合部總經理;2004年7月任海南省通信服務公司總經理,2005年10月兼任海南省郵電工程局局長。

從事郵電工作26年,見證了中國郵電通信事業改革開放以來波瀾壯闊的發展、改革、騰飛的全過程,公司近300名在職員工承擔了海南移動通信工程建設、網絡維護、物業管理、廣告宣傳等服務,企業資產超過4億元,年運營收入超億元,在中國移動所屬各省服務公司考核排名中,運營績效名列前茅。

高誌清

高誌清,男,漢族,1935年10月出生,黃陵縣橋山鎮道北村人。195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初中文化。

1957年10月先後在黃陵縣田莊公社廟上村、倉村公社秦家塬村、店頭公社厚子坪村小學任教;1960年7月在店頭公社黨委、建莊公社黨委、縣紀檢委工作;1969年1月任店頭煤礦革委會副主任、黨委副書記;1970年7月任城關公社黨委書記兼革委會主任;1977年7月,任縣糧食局局長、黨組書記;1980年11月任縣工業交通局局長;1980年3月任縣人民法院院長;1983年12月任延安地區車村煤礦籌建處書記、副礦長;1987年1月任延安地區機械廠黨委副書記;1989年7月任延煉實業集團公司紀檢委書記;1998年7月退休。

葛雲清

葛雲清,男,漢族,1933年10月出生,黃陵縣田莊鎮田莊街人。194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初中文化。

1947年12月在黃龍軍分區當戰士,1948年1月在六軍政治部當戰士;1949年8月擔任新疆軍區司令員王震將軍警衛員,1950年4月擔任軍區政治部主任曾條將軍警衛員;1953年1月任西北步訓三團六連連長,後到甘肅天水軍官步兵學校學習;1955年任〇〇七五部隊一六五團四連連長,後任二營副營長;1958年轉業到青海省西寧市公安局工作,1990年離休。

16歲參軍投身解放大西北戰鬥,先後在扶眉戰役、蘭州戰役中兩次負傷,榮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榮獲解放獎章1枚、人民功臣章1枚、解放大西北章1枚。在公安戰線工作和戰鬥了32年,曾於1957年大比武活動中,手槍射擊比賽名列全國第三,受到公安部表彰;1991年7月被公安部授予人民警察“二級金盾”榮譽章,1999年10月被青海省委、省政府授予解放青海50年榮譽證書。

離休後,先後組織陝西省書畫研究院鹹陽分院書畫家在陝西張良廟參加慶祝張良誕辰2250周年書畫展,在省軍區、警備役師開展擁軍書畫筆會活動,參加2000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活動及黃陵縣書協舉辦的書畫展等,同時,組織書畫家赴河南南陽、青海西寧、甘肅平涼崆峒山舉辦書畫展覽,同西寧市文聯、青海職工書畫院、青海省軍區、西寧電力局、西寧上海商貿大廈、西寧賓館、青海大昭寺等單位建立友好關係,為鹹陽書畫藝術事業作出了貢獻,被同道喻為“社會活動家”“書畫藝術界的組織者”“文化經紀人”。

賈競

賈競,男,漢族,1951年6月出生,黃陵縣侯莊鄉賈塬村人。197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

1969年1月在渭南縣官道公社插隊;1972年12月在渭南地區紡織廠當工人;1974年9月在陝西師範大學政教係學習;1977年8月先後在渭南地區五七幹校、地委黨校工作;1983年2月在渭南地區行政幹校工作;1984年2月調渭南地區人事局,曆任副科長、科長;1990年1月任陝西省人事廳流動調配處主任科員;1992年11月任省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副主任;1994年9月任省人事考試中心副主任、主任。

何炳武

何炳武,男,漢族,1956年7月出生於黃陵縣。西北大學經濟係畢業,研究員,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原副所長、陝西省古籍整理辦公室主任,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西北大學兼職教授、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陝西書畫協會副主席、陝西省軒轅黃帝研究會副會長、黃帝陵基金會理事、陝西省社會科學院三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陝西省社會科學院中國書畫研究中心主任、陝西省於右任書法學會常務理事、西安於右任故居紀念館顧問、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主要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工作,多年來出版了《書法與中國文化》《中國書法精神》《軒轅黃帝與黃帝陵》《黃帝與中國文化》《黃帝的祭典》《曆史文化名城黃陵》等專著;主編有《中國書法思想史》《黃帝陵誌》《黃陵國土資源》《黃帝頌書法精品選》《中國曆代書法鑒賞與臨摹》一本全(叢書共五本)《20世紀陝西書法篆刻集》《陝西碑石精華》《黃帝陵與龍文化》《黃帝的傳說》《何炳武書畫選》等著作;與他人合編了《曆代詠黃陵詩選》《中華詩文精華背誦本》等,多次主持國家和省科研項目。

對黃帝文化研究有其獨到之處,出版的黃帝文化叢書,把黃帝文化放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大背景下進行考察,歌頌了人文初祖軒轅黃帝的赫赫功德,記述了不同時期對黃帝的祭祀活動,從理論上論證了黃帝時代是中華文明的開端,展示了黃帝與中華文化的淵源關係。出版的《黃帝陵誌》《黃帝與中華文化》《黃帝祭文集》分別獲陝西省政府哲學與社會科學三等獎、陝西省社會科學院第四屆科研成果一等獎、陝西省對外宣傳三等獎;《陝西日報》《讀者導報》《人民日報(海外版)》《書訊報》《西安晚報》《海南日報》等20餘家報刊都發表了介紹和書評文章。在研究傳統文化的同時,還注重研究中國書法與中國文化的關係,撰寫論文50餘篇,其中《書法與道家》《書法與哲學》《書法與儒家》《書法與文字》《書法與繪畫》等論文分別發表在《中國書法》《湖南社會科學院》《江西社會科學》《新視野》《南通師範學院學報》《文史與書畫》《書法賞評》《華夏文化》等雜誌上;書法作品曾多次參加省、全國及中日、中韓、中新書法交流展,並多次在西安和外省及澳門舉辦個人書法展;在西北大學工作期間,曾為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講授《中國書法與中國文化》《中國書法鑒賞》《中國書法技法》等課程;作品及傳略被載入《中華翰墨名家作品展覽》《當代書畫篆刻家辭典》等辭書中。

高誌東

高誌東,男,漢族,1949年4月出生,黃陵縣城區西窪村人。197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工程師。

1968年10月黃陵縣中學高中畢業到康崖底公社道北村插隊;1970年在黃陵縣張寨水電站從事水電站建設工作,並被錄用為亦工亦農電工;1972年4月考入西安交大熱能、發配電專業學習,1975年10月畢業分配到解放軍鐵道兵第十師水電營工作,並入伍;1981年12月轉業到西安市經委工作,1987年1月任主任科員,1994年4月任能源處副處長,期間兼任市政府節能辦副主任、市電網辦主任、市電力設施保護辦主任、市電力執法隊隊長;1997年9月任西安市經委能源處處長,兼任市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秘書長,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西安市仲裁委員會能源糾紛仲裁工作站站長。

長期從事能源生產供應協調、資源節約和電力行政管理工作,曾隨國家經貿代表團、省政府代表團、市經貿代表團赴歐洲、北美、澳洲學習考察,多次參與起草、製定電力法規,組建了中加節能培訓中心、西安市電力執法隊,組織實施了西安市城鄉電網改造工程,曾被評為全國節能先進個人。

韓印虎

韓印虎,男,漢族,1950年5月出生,黃陵縣侯莊鄉人。大專學曆,陝西省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副處級幹部,一級警督警銜。

1966年先後在基層公社和延安地區部分企事業單位工作;1971年調陝西省陝北生產救災運輸指揮部工作,任銅川調運組組長,負責陝北救災糧運輸及全國支援延安建設物資及設備轉運工作;1975年5月調陝西省延安汽車修理廠生產科,從事計劃統計工作,期間於1976年在延長縣安合公社參加延安地區第八次路線教育工作;1978年調陝西省客車修造廠籌建處工作;1981年調陝西省交通監理處負責籌建工作;1984年調省交通廳工作;1987年9月調省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工作,期間於1999年5月至2001年,“雙萬工程”下派至定邊縣賀圈鎮掛職,任黨委副書記。

1999年被定邊縣委評為“人民滿意優秀公務員”,被省公安廳榮記個人三等功1次;2001年被定邊縣委評為第二期“雙萬工程”優秀掛職幹部;2002年被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嘉獎1次;2003年被省委授予全省第二、三期“雙萬工程”優秀下派幹部榮譽稱號。2005年9月,被西部開發與區域經濟高級論壇組委會、西部大開發曆程編委會授予西部大開發“百佳開拓者”榮譽稱號;被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中國新聞聚焦雜誌社、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授予“中華英模”榮譽稱號,並出席了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中華英模暨海內外新聞人物國慶56周年座談會”,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房龍山

房龍山,男,漢族,1952年7月出生,黃陵縣倉村鄉房寨子村人。197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

1970年10月在黃陵縣店頭糧站工作;1972年5月在西安體育學院學習;1975年6月在黃陵縣隆坊公社工作;1979年5月任黃龍縣公安局副局長,1984年1月任中共黃龍縣委常委、城關鎮黨委書記,1985年9月任縣人民政府副縣長,1991年2月任縣委副書記,1992年2月任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1997年2月任縣委書記;1999年10月任中共大荔縣委書記;2005年11月任中共陝西渭河煤化工集團紀檢委書記。

陳四喜

陳四喜,男,漢族,1953年12月出生,黃陵縣太賢鄉太賢村人。197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專學曆,工程師。

1978年蘭州大學畢業分配到陝西省地震局從事地震災害研究和管理工作,先後任地方地震工作處、震害防禦處副處長,省滑坡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省地震局機關服務中心副主任。

從事自然科學研究工作20年來,先後獲防震減災優秀成果三等獎3次;撰寫論文《小災害引發大災情——1997年陝西延川縣永坪鎮崩塌災害的思考》發表於《災害學》1999年第14卷第1期。

楊武權

楊武權,男,漢族,1954年4月出生,黃陵縣隆坊鎮星星溝村人。199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工程師。

1980年8月在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二〇四研究所工作,從事固體火箭推進劑研究試製工作;1991年8月在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西北兵工部人事勞動教育處工作,曆任副處長、處長;1997年4月任陝西兵器西北公司常務副總經理;2001年1月任陝西兵器工業管理局後勤服務中心總經理;2003年1月任陝西兵器工會常務副主任。

主要科研成果有:HQ—7固體火箭推進劑,海江—七螺壓無煙推進劑研製項目,獲兵器部科技進步二等獎;《螺施壓伸實心藥柱用化盤設計》獲實用新型專利。

劉惠新

劉惠新,男,漢族,1955年6月出生,黃陵縣城區印台山村人。199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經濟師。

1979年9月在西安酒廠政工組從事宣教工作;1983年8月在西安電視大學脫產學習;1986年8月任西安市第二商業局財會處會計;1990年4月任西安市長虹飯店副經理;1993年4月任西安市西京飯店財務部經理;1994年3月調西安市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工作,1997年3月任財務處副處長,2000年12月兼任局機關黨委副書記,2001年3月任財務處處長。

劉玉明

劉玉明,男,漢族,1956年7月出生,黃陵縣阿黨鎮唐呼村人。1978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專學曆,政工師。

1974年12月入伍,先後在中國人民解放軍89324部隊、36980部隊服役,1980年1月轉業至新疆石油管理局技工學校,曆任校總務科人武幹事、保衛科保衛幹事;1990年9月調塔裏木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公安局,曆任派出所所長、指導員、消防大隊教導員,1994年6月任該指揮部紀委監察處紀檢室主任;1997年7月任中共尼勒克縣委副書記(掛職);1998年12月任塔裏木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紀委監察處副處級監察員;1999年8月任塔裏木油田公司審計監察處副處長;2004年8月任中共塔裏木油田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委、副書記、紀檢監察處處長,兼紀工委辦公室主任。

從事油田公司紀檢監察工作以來,堅決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共接受和調查信訪件400餘件,查處各類違法違紀案件45件,為企業挽回直接經濟損失400餘萬元;積極進行紀檢監察理論研究,撰寫論文數十篇,其中,《企業腐敗原因分析》一文發表於《新疆日報》,《試論加強物資采購比價審計的實踐與探索》一文被國家審計學會評為優秀論文鼓勵獎,《淺談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紀檢監察工作麵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一文發表於《新疆黨風》,並榮獲《中國監察》“加強國企黨風廉政建設有獎征文活動”二等獎,《試論沙漠公路和油田公路在塔裏木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與南疆地區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文發表於《新疆農墾經濟》,並被評為2001年度中國改革實踐與社會經濟形勢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