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疏籬亞短簷,起看叢菊落英添。
已憐九日須賒酒,更憶三湘未解嚴。
進乏長纓堪係虜,退無卜肆可垂簾。
秋來自覺情懷惡,愁對虛窗月影纖。
——《和淑卿甥女對菊韻》
九月,太平軍西王蕭朝貴率部圍攻長沙,這是太平軍開創以來,進行的首次攻城惡戰,戰期長達八十多天。
重陽節至,馮誌沂登上宣武門的外城觀景。不巧,風卷黃塵撲麵而來,大地一片灰暗,悵然吟成《秋望》的詩:
雲擁黃塵黯不開,深秋憑醉一登台。
霜花垂盡蝶猶戀,風葉漸稀蟬獨哀。
北闕屢聞嚴詔下,南征應有捷書來。
長沙群盜披猖久,極目寒空憶將才。
高台之上,時而仰天長嘯,時而臨風嗟歎,思有所泄,再作《書憤》一首:
中華全盛似當時,歲歲空煩羽檄馳。
群盜何嚐能跋扈,諸公能不共安危。
九衢日麗冠裳耀,三楚烽高鼓角悲。
俯仰古今人事異,新亭垂淚更伊誰。
詩鋒直指那些袞袞諸公,沒有絲毫安危意識,國難當頭照樣衣冠楚楚,悠哉遊哉,連“新亭垂淚”這則古代故事裏,為流亡悲傷的士人都不如。
不堪聞聽的動蕩消息,致使他憂憤過甚,大病了一場,病中給友人寄贈詩作,道出了身心俱傷的痛楚:
俯仰悲身世,無聊且複吟。
愁添寒夜漏,病見故人心。
肝膽各誰向,蹉跎空至今。
更堪聞近事,相顧欲沾巾。
——《病中贈六皆》
疾病的折磨,並沒有擊倒他報國用世的信心,冬日,寫詩《歲暮書感》:
森森白發鏡頻看,寂寂青燈歲又闌。
豪氣未除思請劍,初心多負悔彈冠。
羸軀並遣杯中物,世事真成壁上觀。
為謝征南諸將師,久勞旌節駐江幹。
詩中表達出自己不甘於無功受祿,坐觀成敗,思欲請劍持節,赴江南前線久駐勞軍的迫切心情。
鹹豐三年(1853)三月上旬,太平軍攻破江南第一重鎮——南京。月底,天王洪秀全進駐南京,宣告太平天國以南京為都城,改稱天京。正式建立起與清王朝對峙的農民革命政權,拉開了農民革命運動進入高潮的曆史帷幕。
緊接著,太平軍將領李開芳、林鳳祥奉天國之命,揮軍北伐,旗指清王朝都城,胡以晃、賴漢升提師西進,擬取秦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