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肺癌(2)(1 / 3)

(4)ACE方案CTX1000mg/m2,靜脈滴注,第1天;ADM40mg/m2,靜脈注射,第1天;VP-1680mg/(m2·d),靜脈滴注,第1~3天。每3周為1周期。

(5)VIP方案VP-1675mg/(m2·d),靜脈滴注,第1~4天;IFO1200mg/(m2·d),靜脈滴注,第1~4天,同時預防性用美司鈉(mesna),以防止出現IFO所致的出血性膀胱炎;DDP20mg/(m2·d),靜脈滴注,第1~4天。每3周為1周期。

(6)單藥方案①托泊替康(topotecan)1.5mg/(m2·d),靜脈滴注,第1~5天。每3周為1周期。②VP1650mg/(m2·d),口服,第1~12天。每4周為1周期。

348.病人在化學藥物治療前要做些什麼準備?

化學藥物治療是治療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由於化學藥物治療對病人有較多的毒副反應,許多病人害怕化學藥物治療,因此,化學藥物治療前病人應準備:

(1)了解所將采用化學藥物治療藥的不良反應和特點,消除或減少緊張情緒,心理上接受化學藥物治療。

(2)完善各項檢查,如血常規的測定,肝腎功能的測定,心肺功能的測定等。

(3)保持身體及口腔清潔。

(4)給予高熱量、高蛋白質、易消化飲食。

(5)化學藥物治療前休息好,精神上做好充分準備。

349.肺癌新輔助化學藥物治療效果如何?

所謂肺癌的新輔助治療,是指在明確的局部治療前的細胞減量治療,包括化學藥物治療或放射治療,即局部治療前的全身治療。

新輔助治療的優勢在於:減少原發腫瘤負荷,以利局部手術完全切除;控製手術不能控製的病灶及亞臨床微轉移灶;減少術中血源播散及種植;減少術後潛在轉移灶的發生;能夠病理驗證先期化學藥物治療的效果,指導預後,有效者可縮小手術範圍,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肺組織。

有研究證實,Ⅲ期肺癌尤其是化學藥物治療有效的病人,通過新輔助治療,能夠達到提高手術完全切除率的目的,並降低局部複發率及遠處轉移率。也有研究顯示化學藥物治療加放射治療雖然提高了局控率及完全切除率,病人的生存率卻未得到顯著改善,且易致術後並發症增加。

另外一個不利因素是對於新輔助治療無效的病人會延誤病情,增加了以後的治療難度。不過總的來說,以鉑類為主的新輔助化學藥物治療方案能潛在改變Ⅲ期肺癌病人的自然病史,降低分期,有8%~21%的病人術後獲得病理或組織學的完全緩解,部分可獲得3年或5年生存率,因此依然值得推薦。

350.放化療病人如何觀察自己的治療是否有效?

肺癌作為一種慢性疾病,會表現出某種症狀或體征,為化學藥物治療病人觀察療效提供了有利條件。化學藥物治療病人如何觀察自己的治療是否有效,主要方法有:

(l)化學藥物治療後原有的由腫瘤而引起的不適症狀減輕或消失。如胸悶、氣短好轉,骨骼疼痛減輕,進食不暢消失等是化學藥物治療有效的標誌。

(2)體表可觸摸到的腫瘤在化學藥物治療後縮小50%以上,並維持4周,這是化學藥物治療有療效的客觀標準,也是病人觀察化學藥物治療療效的指標。

(3)現有的不適症狀及觸摸到的腫瘤變化不明顯,說明腫瘤沒有明顯進展,化學藥物治療在一定程度上控製了腫瘤的進程,為帶瘤者長期生存帶來了希望。

351.放化療期間進些什麼飲食好?

腫瘤病人因放化療產生許多不良反應,由於藥物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難免會使正常的細胞受到一定損害,產生相應的毒副反應,如免疫功能下降、白細胞減少、消化道黏膜潰瘍、脫發等。表現較多的是食欲缺乏、味覺異常。若再伴有惡心、嘔吐,消化吸收則更成問題,如不及時采取措施,則會發生營養不良,使病人體重下降。抵抗力降低,導致感染,甚至發展成惡病質。因此化學藥物治療中尤其應注意飲食,合理營養、充足營養,以期提高機體對化學藥物治療的耐受力,保證化學藥物治療順利完成,促進康複。

飲食上針對不同的治療(不同的化學藥物治療藥),病人機體狀況特別是消化係統的變化,確定營養的質與量、飲食的形式及供應途徑。

腫瘤病人的飲食形式有普通飯、軟飯、半流質與流質,根據病人具體病情及消化、吸收能力分別供給。對化學藥物治療病人,食物中可增加調味品,如增加甜度、鮮度以刺激食欲。化學藥物治療當天早餐早些時間吃,晚餐晚些時間吃,這樣中間時間拉開,可減少惡心、嘔吐。必要時少食多餐。化學藥物治療期間還應注意要有計劃地攝入足夠的熱量和營養。病人宜補充高蛋白質食品,如奶類、瘦肉、魚、動物肝髒、紅棗、赤豆等。河蟹、黃鱔、黑魚、牛肉等也有助於升高白細胞。不吃過熱、過燙、過硬及發黴變質、煙熏火烤的食物;便秘病人應吃潤腸通便的食物如香蕉、蜂蜜等。如出現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可增加健脾開胃食品,如山楂、白扁豆、蘿卜、香蕈、陳皮等。

富有營養的食品種類繁多,除大米、小麥、小米、大豆等外,雞、羊、牛肉是補氣的食品,體虛的腫瘤病人可食用。鴨子、烏龜、鱉、鯽魚、鱔魚是具有補益健脾的食品,海參、海蜇、鮑魚、海帶、荸薺、菱角能軟堅散結,可以消“痞塊”,木耳、猴頭蘑、香菇、金針菇等多種食用蘑菇都是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尤其是香菇的營養價值超過所有的蘑菇,含有7種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含有鈣、銅、鐵、錳等微量元素,還含有多種糖和酶,能提高和增強人體免疫力。

無味調和,對病人的康複有積極作用。酸、甜、苦、辣、鹹五味,每味都有它的特殊作用。酸能收斂,生津開胃;甜能補益脾胃;苦能泄下、燥濕,少量可開胃;辣也能開胃;鹹能通下、軟堅。食品基本上都是以上五味,或幾味混合在一起,腫瘤康複期病人應選擇有一定抗癌成分和有軟堅散結作用的食品。

近年來,經研究發現,在蔬菜中含有豐富的抗癌物質,如卷心菜、大蔥、大蒜、白蘿卜等,應多吃些富含β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A的食物。胡蘿卜素是清除“自由基”的有效物質之一,具有較強的抗癌作用。β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主要存在於綠色蔬菜的根、莖、葉,如芹菜、菜花、菠菜、韭菜、生菜、蒜薹、胡蘿卜、洋蔥頭、西紅柿等。已有文獻報道,大豆中含脂肪、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E、磷脂及不飽和脂肪酸、大豆皂苷等豐富營養物質。硒的抗癌作用已為世界所矚目,含硒的食物主要有肉、肝、腎、蘑菇、大蒜、海帶、紫菜、蝦皮等。化學藥物治療時如無腹脹反應,可食薯類,因土豆、甘薯中含有豐富的澱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菌類食品如香菇、蘑菇、木耳,對提高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有特效,還可以抑製或消滅癌細胞。水果方麵,病人可根據不同的季節及飲食習慣,選用西瓜、香蕉、蘋果、橘子、桃、菠蘿、杏、橙子、山楂、草莓、獼猴桃、刺梨等。黃豆、卷心菜、大白菜均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鉬,西紅柿、胡蘿卜、空心菜、大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等,其中空心菜營養最好,它含有多種維生素,超過西紅柿數倍。蒜薹、韭黃、菜花、包心菜除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外,還含有可增高芳基烴羥基化酶活性的靛基質,可抗禦化學致癌物質的致癌作用。

為了幫助腎髒排除癌細胞釋放的有害物質,同時補充體液損失,增加水分供應,還可飲用綠豆湯、牛奶、豆漿。

352.腫瘤病人需要“忌口”嗎?

常言道:“五穀雜糧不可偏,粗細調膳保平安。”許多病人和家屬都提出過飲食宜忌的問題。

在西醫認為無須忌口,想吃啥就吃啥;中醫認為飲食要因人因病因治法而異,注意調整飲食結構。腫瘤病人放化療期間多惡心、嘔吐、口渴、心煩,這時宜多吃水果,西瓜等清涼健胃、消渴除煩的食品,不宜過食辛辣及油膩之物。食物以清淡為佳。某些化學藥物治療藥(如5—氟尿嘧啶)可引起腹瀉,此時不適於食生冷食物和潤腸通便的食物如香蕉、蜂蜜及水果等。一般而言,癌症病人以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為主,主張食譜的多樣化,以補充化學藥物治療對身體的消耗。不吃過熱、過燙、過硬及發黴變質、煙熏火烤的食物。

在中醫認為,食物有寒熱陰陽和四氣五味屬性,人的體質也有陰陽寒熱的偏勝偏衰。腫瘤病人需要根據病人的體質情況,具體分析。中醫認為病人的體質可以分為虛實兩類。虛者,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等不同;實者,還有寒熱、氣滯、痰凝、血瘀、濕勝等區別。需要對病人進行辨證分析,明確病人體質的辨證分型,有針對性地進行飲食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