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猛虎:國產武裝直升機
地理風物
作者:顏慧
在不久前結束的第九屆珠海航展上,國產新型武裝直升機-10、武裝直升機-19成為航展上最耀眼的“明星”,風頭蓋過世界上最先進的武裝直升機“阿帕奇”,成為中國陸軍的一張重要名片,同時有著“天空猛虎”的美譽。武直-10和武直-19究竟有什麼特別的性能?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其神秘麵紗。
武直-10的研製工程起源於上世紀90年代,其綜合性能相當於美國的AH-1W“超級眼鏡蛇”攻擊直升機和意大利的A-129型攻擊直升機,機動性能直追美國的“阿帕奇”和俄羅斯的米-28。
首先,武直-10在最大起飛重量上有較大突破,可與美國的AH-1W“超級眼鏡蛇”以前的AH-1係列、歐洲“虎”係列、意大利A-129直升機持平,但低於美國的“阿帕奇”、俄羅斯的米-28、卡-50/52,以及南非的AH-2A“茶隼”,位於世界第二梯隊。
其次,從攻擊能力來看,武直-10具有對地和對空雙重作戰能力,機載的紅箭-10反坦克導彈、TY-90空空導彈和已經開發成功的機炮、火箭彈,使武直-10的主要武器十分齊全,與國外直升機相比武器型譜十分完整,但在最大載彈量方麵與“眼鏡蛇”、“超級眼鏡蛇”、“虎”、A-129和米-24持平(可載8枚反坦克導彈),低於美、俄現役的“阿帕奇”、米-28和卡-50/52(可載16枚反坦克導彈);從紅箭-10反坦克導彈8千米的射程來看,已經達到“阿帕奇”的“海爾法”、米-28和卡-50/52的“旋風”導彈水平,高於歐洲直升機“霍特3”的4千米和“崔格特”LR的7千米,已經能夠在對方多數輕型防空導彈射程之外發起攻擊,自身安全性能得到較大提高。除了反坦克導彈外,武直-10還可攜帶世界第一種專門為直升機空戰設計的“天燕-90”格鬥導彈。
第三,在防護能力方麵,武直-10采用了隱身設計,機身窄而麵積小,雷達發射特征得到有效控製,被密集防空火炮命中概率較低;采用了先進的槳葉,噪聲大幅度降低。武直-10采用了當前流行的串列雙座布局,這樣可以最大限度減少這兩處受彈麵積,同時又能保證後艙飛行員的視野不受阻礙。串列雙座幾乎成為當前世界主流武裝直升機的標誌。為提高戰場生存力,國產武裝直升機還加強了防護,正麵裝甲足以抵禦12.7毫米大口徑步槍的射擊。
但是,武直-10的最大起飛重量為5噸,這還不能滿足我軍以陸軍為主體以及複雜的周邊陸疆態勢的現實需求。直升機的動力技術一直是我國一個無法逾越的瓶頸,大功率的發動機直接決定能否製造重型直升機,如果沒有強勁的發動機,攜帶10枚以上的反坦克導彈並獲得10比1以上戰績基本屬於幻想。“阿帕奇”的強大緣於兩台功率為1265千瓦的發動機,“長弓阿帕奇”AH-64D得益於兩台功率為1409千瓦的發動機,卡-50自豪於兩台功率為1636千瓦的發動機。沒有強勁的渦軸發動機,裝備重型武裝直升機隻能是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