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向“一切皆服務”轉型(2 / 2)

傳統的信息管理方法依賴過時的信息架構、基礎設施和分析工具,無法發現所有信息形式中的概念和價值。傳統的信息管理方法也無法以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式對從非結構化數據、結構化數據和機器數據中收集到的海量信息,進行實時擴展和處理。

在當今社會中,不斷變化的客戶態度能隨時在微博、社交網絡、視頻網站、網絡、電話和電子郵件中發揮作用,因而傳統的信息管理方法的缺點變得尤為明顯。Gartner預測,到2020年,大數據將再次成為普通數據,不能適應這一“新常態”的架構方式、基礎設施和硬件、軟件將被淘汰。

充分利用雲平台將數據分析工具和洞察作為服務交付,企業將能更好地了解其客戶並順應趨勢做出準確的預測,同時快速調整自身業務,以抓住新的機遇。展望未來,亞太地區的企業將繼續尋求各種方式來管理並了解海量信息,從而增強自身優勢。

掌控安全

雲、移動和大數據相關的項目正幫助企業解決燃眉之急,同時推動創新,增強靈活性並改進財務管理。然而,這些項目也會造成重大安全隱患。

惠普最近在亞太和日本地區的調查表明,雲服務和大數據的安全問題是超過三分之二的企業業務和技術高管最關心的問題。近三分之二的受訪者對移動數據丟失或被盜表示擔憂。此外,超過一半受訪者承認,企業在被動措施方麵所花費的時間和金錢多於主動風險管理。

由於亞洲74%的企業預計將在兩年內遭遇重大安全漏洞,因此,基於邊界的被動安全管理方法不再夠用。如果缺少主動的信息風險管理戰略,企業的發展、創新和效率將會受到阻礙。企業必須通過采用智能安全解決方案來保護其最重要的資產。此類解決方案可將安全資源進行優先排序,以幫助企業盡早識別威脅,同時加快響應速度。

為未來服務型經濟做好準備

企業現在能隨時對基礎設施、應用和信息了如指掌,從而充分利用機遇。通過利用混合交付模式,企業可從容麵對信息優化、社交智能和大數據所產生的問題,以推動新的業務模式發展並實現快速的業務增長。但與此同時,企業必須永遠牢記一點:這個新世界充滿了安全風險,必須要在整個企業有效管理這些風險。在服務型信息經濟中,企業和政府將擁有前所未有的能力來快速獲取並分析數據,從而提供真正的價值和洞察。